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刘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杰,.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8031.
摘要:
对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0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甲组患者仅进行西替利嗪滴剂治疗,乙组患者进行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乙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通窍鼻炎颗粒;西替利嗪滴剂;过敏性鼻炎
DOI:10.12721/ccn.2021.158031
基金资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0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甲组男性患者34人,女性患者16人,年龄最小为3岁,年龄最大为9岁,平均年龄为(5.21±3.72)岁,患病时间在2个月至18个月之间,乙组男性患者31人,女性患者19人,年龄最小为3岁,年龄最大为8岁,平均年龄为(5.33±3.63)岁,患病时间在2个月至19个月之间,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经过检查,所选患者均符合本次实验的要求,且患者亲属充分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2]

1.2方法

甲组患者仅进行西替利嗪滴剂治疗,乙组患者进行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在甲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利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进行治疗,治疗剂量应控制在每天0.5毫升。在乙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实施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西替利嗪滴剂使用剂量及方法和甲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通窍鼻炎颗粒,通窍颗粒应控制在每天6克,分早中晚三次口服。本次实验坚持进行14天。

1.3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将患者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较好(鼻塞、鼻痒等症状基本消失)、恢复一般(鼻塞、鼻痒等症状明显改善)、恢复较差(鼻塞、鼻痒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三种。以此作为判断标准开展本次实验。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下,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检验使用t进行,(%)为计数资料,检验使用x2进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乙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

截图1741333294.png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36.00%,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16.00%,相比甲组,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0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意在对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36.00%,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为16.00%,乙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远远低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本次研究表明,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在提高患者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出现方面效果显著,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黄剑英,彭丽晶,朱立新,笪云想. 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19,39(08):1201-1204.

[2]王芳. 致敏源特异性IgE(sIgE)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临床检测和日常预防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147-1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