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为例
赵晓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晓兰,. 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为例[J]. 哲学研究进展,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8.
摘要: 探讨民办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特点,结合大数据理论、信息教育理论探讨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发展契机和改革必然性;结合对海运学院22、23级学生开展“概论课”教与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提出“概论课”改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38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为例”(SZ2022001)的研究成果。

一、 民办高职“概论课”的特征

“概论课”中蕴含着一系列丰富而深刻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却难以真正传递给学生。一方面,时代的差异和学生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感知相对较为遥远和陌生,精神价值在传递过程中面临着中介缺失障碍,学生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民办学校学生基础薄弱,很难在缺乏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深入领会理论背后的精神力量。这给“概论课”的精神价值传递提出很大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发展契机

2008年8月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其书《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大数据理论”。他们指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技术日臻成熟,精准和广泛成为其最重要特征。大数据技术与各个领域结合后互动,都能形成强大动力和潜能。大数据与教育结合达成了技术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形成信息教育理论,推动着社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推动育人思路和模式不断转型升级。

三、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改革之必然性

一方面,信息传播范围广为教学视野拓展提供了可能。新媒体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概论课”不应再局限于本地或本国的案例,而应充分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展教学视野,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理论和道路的世界意义,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思维。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特点为教学方式变革提出了要求。学生对新媒体依赖度高,习惯通过手机获取信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吸引他们,只有应变求新,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四、民办高职院校“毛概课”面临的问题

对海运学院22、23级学生开展“概论课”教与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参与者为584名,问卷均有效。从问卷调查结果看,有42.12%的受访者喜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上课,占比最高。34.42%的受访者更倾向于线上上课。问卷还反应出新媒体时代的“概论课”教学面临一系列明显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民办高职院校的“毛概课”教师居多是“从大学入大学”的青年教师,刚刚实现从生到师的角色转变,对教学日常规程、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存在薄弱。此外,学生关注教师是否具备网络语言魅力和责任感。学术造诣和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的素质也受到一定关注,占比分别为56.85%和54.28%。学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多层次要求,成为青年教师改善和提升的重点方面。

第二,课程内容理解难度高

参与调查的学生一半以上认为课程较难理解。因高职院校未开设“毛概课”前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前置课程,学生缺乏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哲学基础,无法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是如何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以及它为什么能够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不深,甚至存在困惑,如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以及三大改造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课程资源不够充足

在调查中,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毛概课”线上教学资源不充足。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购置和更新线上教学资源上存在困难,这使得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常常面临资源匮乏的窘境,难以找到适合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高质量教学素材。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教师在线上寻找合适资源时往往耗费大量时间,且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难以保证。同时,因为缺乏技术支持和激励措施,教师个人在筛选、整理或制作资源能力和积极性也有待提高,无法形成系统线上教学资源。

第四,案例支撑相对缺乏

42%的学生认为可以在课程中添加案例进一步解析理论内涵。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书面案例支撑,学生普遍认为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学生们较难高质量完成线上自学部分内容,以及难以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无法深刻体会到“概论课”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的重要原因,从而引发部分学生对“概论课”的偏见。

第五,民办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超过三成的学生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实践形式单一。受办学年限等客观所限,学校难以提供丰富的实践基地和实践机会。实践形式多局限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传统方式,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不少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未能进行深入思考,难以深刻领会理论的重要意义。

五、结合问卷分析结论,提出民办高职院校“概论课”改革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符合新时代“概论课”需求的信息化教学制度,尤其是顶层制度安排要系统化,在全校形成整体推进信息化教学工程的良好局面。具体要建立系统化和常态化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维护与使用制度、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制度、教师信息化教学规范和能力培训等制度体系,形成有教学管理部门为主导,教学实施单位为主体,共同提升师生信息化教与学水平。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政治信仰、业务素质、道德水平、社会责任感等综合能力。二设立专项奖励,对在新媒体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的积极性。三是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注重网络语言魅力和责任感培养,熟悉并巧妙运用网络语言,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

一是,借助新媒体平台深入剖析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矛盾、国际局势等。通过视频演绎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二是,要与专业结合,将“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借助新媒体挖掘理论对专业具备指导意义的生动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三是,引导学生思考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对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启示。

(四)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线上为主)(教辅材料、参考书籍、网络资料)

一是丰富教辅材料。开发多样化的线上教辅材料,引入国内知名高校的优质“概论课”在线课程,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拓宽视野。二是,校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联合开发微课堂或精品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好课程。三是,整合网络资源。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整理和提供在线精彩文篇,为学生提供阅读和下载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

(五)丰富教学案例

一是,形成以案促学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详细讲述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深刻理解“概论课”中的重要理论,使学生在背景中感受革命艰难与胜利的来之不易。二是,结合时事热点选取案例。当今社会中,有许多相关时事热点可以作为教学案例。比如,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可以结合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阐述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等重要理念。三是,鼓励学生参与案例收集,将众多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的事迹整理成精彩的教学案例。通过师生共同讲述这些人物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提升教学实践环节质量

一是,丰富实践种类。在“概论课”教学中,除了组织学生前往红色革命圣地、乡村振兴示范村、现代化企业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还可以通过多种二课堂、三课堂、舞台剧等多种方式提升实践效果。二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三是,加强实践环节指导与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表现、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