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次抽取90例患儿进行对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1-16d,平均(8.4±4.3)d;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1-18d,平均(8.9±4.5)d。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足月儿HIE循证治疗指南(2011-标准版)》[1]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血清学等检查确诊;③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其他疾病;②肝肾功能存在异常;③家属配合度低,干扰治疗或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循证护理,操作流程如下:
(1)创建专项小组:小组成员均秉承自愿原则参与护理项目,护士长担任护理组长,负责成员培训、指导护理工作等任务。其他成员为6名责任护士,所有成员具有5年以上的护理经验,且成功通过培训考核。
(2)制定护理方案:分析影响患儿康复的不良原因:①家属认知不足,临床依从性差;②低氧状态导致PCO2浓度升高,从而引起脑损伤;③缺氧会影响血糖代谢,使乳酸分泌量增加,降低细胞内PH值,从而加剧脑细胞损害,且脑组织代谢所用能量是由血液中葡萄糖供应,一旦缺氧,脑组织内血流灌注减少,会造成局部细胞代谢障碍[2]。④该病会降低颅内压调节能力,易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引起脑水肿。⑤该病易引起多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登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寻找消除诱因的护理方法,并在主治医师指导下制定护理方案。
(3)实施护理措施:①健康宣教:向家属交待病情,告知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危害性等,详细介绍治疗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家属积极配合对稳定病情的作用。指导家属掌握相关护理技巧,如抚触、感官刺激、运动锻炼等,并注意评估家属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安抚,避免家属情绪过激而干扰治疗。②吸氧护理:根据患儿病情合理给氧,一般氧流量调节为0.5-1.0L/min,若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则应控制氧浓度<40%,动脉血气指标需达到以下标准:50mmHg≤PaO2≤70mmHg,PaCO2<40mmHg,SpO2>96%。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这会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影响支气管发育,故持续吸氧时间应控制在72h内[3]。③及时补充葡萄糖:为了保证脑组织正常代谢,患儿窒息缺氧时,应遵医输注葡萄糖溶液,确保患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此外,在输注葡萄糖溶液时,应严格调控输注速度,避免输注过快,引起高血糖,一般每分钟输液速度为6-8mg/kg。④降颅内压护理:病室保持安静,稍微抬高患儿肩部,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引起窒息。遵医予以脱水剂,一般用药有呋塞米、甘露醇等,应用输液泵输注,泵注速度每小时应低于4ml/kg,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量,每日不超过60ml/kg。用药期间应加强患儿监护,避免发生异常情况。⑤并发症防护:分泌物、呕吐物误吸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窒息,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如有必要,可予以洗胃处理。若患儿存在吸入综合征,应加强气道护理,定时翻身、叩背,痰液多且黏稠者,则变换体位,行雾化吸入、吸痰处理。若患儿合并颅内出血,应抬高其头部,保持绝对卧床状态,尽可能降低一些声响如仪器警报声、说话声、走路声音等,快速、准确地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减少不良刺激。
1.3 观察指标
显效:患儿惊厥、激惹等症状消失,意识、肌张力恢复正常,吸吮、拥抱反射能力基本恢复;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意识恢复,肌张力上升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吸吮、拥抱反射改善;无效:患儿症状、体征基本无变化,或病情加重。显效、有效患儿占比表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较实验组97.78%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神经功能异常及死亡的主要病因,改善部血流供应、减轻脑神经损伤是临床控制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关键[4]。及时予以患儿有效治疗固然重要,但临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必须配合针对性、全面性护理措施方可控制病情。循证护理是科学应用科研证据及结论,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医疗条件等,尽可能制定出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本次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救治中,干预后97.78%患儿病情得到改善,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的患儿86.67%,提示该护理模式有利于强化疗效。
综上,循证护理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萍.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0(A01):879-880.
[2]朱雷营. 循证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025(010):1186-1188.
[3]赵友谊, 张晓兰, 丁敏,等. 循证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014(006):841-843.
[4]唐春花, 涂亚莉. 循证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智能发育的影响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 32(0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