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是指主要通过网络介质(比如国内的微信、微博,国外的推特、Facebook等等社交软件,以及各种网站论坛、聊天和视频软件等)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和科学证实的具有较强煽动性的谣言。网络谣言往往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领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网络谣言往往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具有突发性强且流传速度极快的特点,因而煽动性极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事关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以及国家政治的网络谣言,由于真伪难辨、蛊惑性强,容易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政局失稳。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谣言。2013年9月9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谣言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正式施行。
一方面,对于网络谣言,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应该坚决给予法律手段的制裁;另一方面,普通民众面对各种吸引眼球甚至耸人听闻的网络谣言时,一定不能盲从,要始终保持清醒而理智的头脑,对网络谣言进行理性的哲学反思和批判。
一面对网络谣言,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立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中国具体的历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灵魂和思想精髓。马克思、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并没有明确而直接地提出“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本质上就是强调的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从小的方面讲,实事求是也是普通民众认识世界、把握真理和工作学习的基本原则,因此,只要我们秉承实事求是的立场,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网络谣言就没有容身之地。
从我国历史上看,作为一个固定词汇,实事求是最初出自于西汉时期班固的历史著作《汉书•河间献王传》,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本意是指和实际情况相吻合。1941年,毛泽东在《改选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规律,“求”就是去探索、去认识。这样,实事求是就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有自身的规律;二、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人可以去探索这些规律。这样,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哲学上的含义。实事求是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主观和客观关系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即从实际出发,寻求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其基本途径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它体现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统一,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别外,实事求是也体现了求实务实的科学精神,只有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实际调查,从实际出发,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形成符合客观对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事求是的调查,最后形成客观的认识和真理,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
比如,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在发表其代表性著作《江村经济》之前,就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苏南开弦弓村的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正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不唯书,不盲从国外的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一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写出了我国经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江村经济》。该书成为当时世界了解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窗口,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解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江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费孝通又先后三次深入江村实地调查,写出了大量关于中国农业和农村方面的重要论文,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为解决我国社会的“三农”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再比如,关于相对论方程的优先发明权的问题,爱因斯坦和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之间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但两位科学家最终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立场和态度,完美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纠纷和矛盾。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系统阐述狭义相对论的奠基性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此后十多年,爱因斯坦一直致力于将狭义相对论拓展到涉及到引力的广义相对论领域,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该论文描述了引力和时空曲率之间的数学关系,这即是定义广义相对论的微分方程组——爱因斯坦场方程。1915年11月,在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前五天,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发表了一篇题目为《物理学的基础》的演讲,在此基础上,希尔伯特最终于1916年3月提出了一个引力理论,其中就包括描述时空如何因为质量和能量而弯曲的场方程。1919年,英国的天文学家爱丁顿通过观测日全食从而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原理后,场方程的优先发明权就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是,爱因斯坦和希尔伯特两人之间通过不断的对话、交流,从事实出发,相互提供彼此论文和演讲的底稿,最终澄清了关于场方程发明的真相。希尔伯特在哥根廷的演讲中公开承认了爱因斯坦的工作,认为爱因斯坦是广义相对论的唯一创始人,甚至提名他为哥根廷数学学会的成员,此后不久,爱因斯坦写信给希尔伯特,提出了和解,并对希尔伯特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总之,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反思和批判网络谣言的基础和原则。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经过反复检验和实践证明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认识事物,必须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坚持一分为二的态度,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事实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在实际工作的具体表现,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通过实践,使我们的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网络谣言,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满足谣言发布者或者相关利益方的诉求和目的,因而往往是胡编乱造,偏离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陷入到主观唯心的泥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谣言不敢接受实践的检验,按照实践求是的原则,通过具体的科学实践,网络谣言就会自相矛盾而不攻自破。
二面对网络谣言,必须始终保持明辨之、笃行之的理性精神。明辨之,意思是说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通过严密的理性分析,对事物和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认真甄别和遴选,把握对象的规律,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明辨之主要是强调理性思维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笃行之,就是指一旦对某件事作出了准确判断后,在具体行动过程中,就应该坚持自己的判断,思想上不要受外界影响,不要轻易动摇,更不能盲从;同时要持之以恒,不能轻言放弃,直到目标实现为止。
明辨之,从方法论层面讲,就是要发扬“考据”精神。通俗来讲,我们的每个观点、结论都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不论是从具体的审客观事实中,还是从经典的、被反复证实的理论文献中,都能找到相应的出处,就是说,必须能从大量的史料和语言现象中分析归纳而得出来的,都是可以经受实际考验的。而对于一些因材料不足、论证不充分的结论,必须保持高度的谨慎态度,不能想当然地引申出符合自己的主观臆想的观点。所谓的笃行之,就是强调我们在做某件事时必须始终保持强大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外在世界对我们产生的各种诱惑,不盲从,不轻信,坚持权威的科学观点,坚定自己的信念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到底。可以说,历史上那些成就了一翻大事业的人,都是笃行之的榜样。比如,在写作《史记》过程中,不论发生多大变故,司马迁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其中因为“李陵之祸”下过狱,受过腐刑之类的奇耻大辱,但他把个人的生死荣辱都到九霄云外,默默地以自己的血和泪撰写着《史记》,最后,在他年近60岁时,终于完成了《史记》,开我国封建社会“正史”研究之先河。
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面对网络谣言,作为普通民众,始终坚持明辨之,笃行之的理性精神尤其重要。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明辨是非,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2,要严密细致的分析。本质体现着事物变化的规律,但本质和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不可能泾渭分明,对此,要通过自己的理论思维,深入分析,那些是本质的东西,那是只是表面现象,这样才能确保行动起来心中有数,游刃有余。3,要做自己的事,不盲从。一旦通过严密的理性分析形成准确判断后,就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坚持做自己的事,不要轻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不能盲从,随大流,这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培养明辨之、笃行之的理性精神,要求我们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不断努力,从而不断提升我们能够明辨之和笃行之的能力和意志。1,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明辨之、笃行之的前提是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可以被人所认识的,而要想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客观规律,就必须反复实践,开展认真而深入的调查。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获得准确全面的材料形成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正确理论认识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没有深入调查认真研究之前,任何气势如虹、震聋发肺的网络“宏论”或者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可疑的。这是做好研究的最根本的前提和基础。2,博览群书,系统深入学习理解各种科学史料。书籍特别是那些经典之作是前人反复实践和理论思维的结果,是对当时历史条件下自然社会人类自身规律的准确把握,因而绝大多数书籍尤其是经典,在现阶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博古才能通今,才能明辨是非。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处理好一个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问题,但根本的是首先要继承,要扎根于浩瀚书海之中,尤其是各种学科名著。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全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思维能力,这是始终做到能够实事求是的关键一环。
三面对网络谣言,必须坚持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在较大范围以较快速度传播,除了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之外,相比一些普通的生活中的谣言,网络谣言往往编造一些看似具有科学道理的所谓的“事实”,有的可能借用了一些未经证实、哗众取宠的科学原理和胡编乱造的逻辑论证,因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对此,要彻底杜绝网络谣言的广泛传播,还必须从正面以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廓清事实的真相。胡适先生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主要针对治学提出来的,他认为,要大胆的提出假设,但这种假设还得想法子证明。所以小心的求证,要想法子证实假设或者否证假设,比大胆的假设还更重要。所谓“大胆假设”是倡导人们要打破既有观念的束缚,挣破旧有思想的牢笼,大胆创新,对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所谓“小心求证”,就是基于假设要寻找事实,进行证明,这是一种务实严谨的学术态度,不能有半点马虎。一方面,要立足于自己的理论积累和决断,大胆假设。要解放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机械唯物主义,才能不会在前人的知识面前无所是从。在经过深入调查和获得了全面的资料后,不能被各种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能囿于史料中,迷信权威,固步自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出新的观点,并根据调查和学习获得的材料,严密论证,一步步形成新的结论。另一方面,又要树立求真务实、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务实、严谨、缜密的治学态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把工作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互为促进。
小心求证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1915年前后,爱因斯坦以狭义相对论为基础,从纯粹“思想实验”的角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给出了广义相对论三大著名的实验验证:1,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每百年43秒的剩余进动长期无法得到解释,被广义相对论完满地解释清楚了。2,广义相对论计算的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比率,1919年5月29日,英国的爱丁顿利用的日全食进行观测,结果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预测。3,引力红移,根据广义相对论,在引力场中的时钟要变慢,因此从恒星表面射到地球上来的光线,其光谱线会发生红移,这也在很高精度上得到了证实。从此,广义相对论理论的正确性得到了广泛地承认。
打击网络谣言,仅仅依靠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可能短时间见效快,但要让更多的人反对和批判网络谣言,必须针对网络谣言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小心求证,梳理出事情的本来面目,让事实真相原原本本的呈现的广大网民面前。小心求证,要求我们要有直面事实和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客观世界依据自身的规律存在着,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一个不断使自己的主观认识逼近客观真理的过程,因此,首先必须勇于面对事实,根据对象的客观规律不断的纠正、否定自己的主观方法和观念。其次,在研究某一问题时,更多是面对史料,因而必须占有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作全面的调查,并且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推理,才能得出正确判断,最后形成符合客观规律的观点。切不可断章取义,道听途说,更不可先设立自己的论点,采用因果逆转的倒推法,一相情愿的去搜集片面材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总之,小心求证是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的体现。事物是复杂的,也是永远发展变化的,它展示出来的表象不一定就是其本质,大胆假设,敢于质疑,通过理性思维对此进行分析,反复求证,这才是认识事物本来面目、反对网络谣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