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杨彬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彬,. 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7.
摘要:
道德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尺,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举止,让学生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因此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数学课堂应当既有对技能技法的精雕细琢,又有对道德品性的潜滋暗长,对性格、心性、习惯、品性等方面的养成、淬炼和滋养。小学数学课堂也应构建浓浓的德育生态,资源重组时、细节考虑时、启发引领时、拓展延伸时都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都应该走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应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数学故事开展数学德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67
基金资助:

孩子们仅仅会列几个算式、会背几个法则、会解几道应用题、会用方程解决问题、会通过图形强化空间观念是不够的;仅仅学会计算、演练、分类、归纳和演绎是不够的,仅仅发展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也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当前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应该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从纯技能掌握走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重目标的培养,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道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心胸的开阔、意志的坚强、人文素养的提升、数学品格的锻造、数学文化的浸润、德性生命的丰盈,才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中更加重要的目标。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校里如果只靠语言来进行德育,那么学生无法把德育的内容落实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在每一学科的教学中,影响学生的首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特别善于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不要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教师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思想品质,同时也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影响。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道德品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因此德育工作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也是每一门学科中都应当重视的工作。教师要做好榜样教育,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关心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而不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而指责他们,这样学生也会看在眼里,并且从他们的内心感觉教师是一个正直、有责任感的人。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帮助,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会主动去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这样,班级就因为教师的影响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氛围,而这样的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且让学生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要不断钻研,不断发现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增加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而学生也会被教师的敬业精神感染,他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教育是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心灵,而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师将会给学生带来非常有益的影响,让学生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重组时人文选择不可或缺

课堂是“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唤醒”什么?是仅仅唤醒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还是大面积唤醒孩子们的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显然,在核心素养被热议的今天,只有后者才是更为值得关注的。千万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与技能技法的提高没有关系就忽略、就屏蔽、就删除。数学教师,应该实现由技能技法到人文选择的华丽转身,以此打造摇曳生姿的人文课堂、德育课堂和情感课堂。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就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进行资源的筛选、甄别和重组。

比如,小学数学中关于制作一张贺卡需要多少水、多少纸的学习中,不能仅仅关注数量的变化,不能仅仅关注计算得多快,而应引领孩子们思考更深层的问题:看似轻飘飘的一张纸,却与一棵树有关,与一方水有关,与大自然这个整体环境有关。对此你有什么感触?当你浪费纸张时,能否听听一颗树的倾诉,能否看看一方水的干枯,能否想想我们身处的大环境……这样的引领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选择,一种牵扯到德性培养的重组,一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长远的眼光。数学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眼光,具备这样的创新意识,具备这样的实践精神,并且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包括一开始对资源的重组方面就能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加以深思、加以铺垫,之后在课堂中成以行之,以此引领孩子们学得更多,收获得更多,正所谓:“多一点重组,让渗透更有活力;多一些人文,让课堂更具人性;多一些追问,让教学更有滋味。”

三、融入德育故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小学数学故事应承担起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必要的信心。数学故事德育化是立德树人思想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发挥数学故事德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榜样,利用优秀名人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在学生数学意识、数学习惯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熏陶。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不积极,喜欢等待教师授予知识,而不是主动探索求知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陈景润数学家”的小故事。陈景润有一次去理头发排到了38号,在等号的时候陈景润认为自己还有一些学术知识不懂,因此去图书馆看书解决遇到的问题,解决了一个问题以后回到理发店38号已经过了。从故事的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排队过程中陈景润面临排队和去图书馆的抉择时选择了什么?如果是你在看电视和作数学作业的抉择中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陈景润遇到问题会抓紧时间解决呢?能不能等到明天呢?”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你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是等着教师提问和讲解呢还是会主动去问老师呢?”通过故事与问题的引申,实现故事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的贴合,帮助学生在故事学习中融入自己的学习体验,在分析中了解了如何在电视与作业中的抉择,学会了要主动提问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帮助学生在数学故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意识。总之,数学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教师要积极利用德育教育的价值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主动意识和思维,实现有效德育的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标志。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渗透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善于挖掘数学的德育功能,运用各种时机来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让学生也能够将德育教育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修养,让祖国的未来能够更加光明、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魏茂美.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诚信教育[J].华夏教师,2020(02):64-65.

[2]孙凯华.随风入课,润物细无声——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19(18):19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