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心脏畸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都为小儿[1]。由于小儿的身体器官发育不够完全,而且先天性心脏病的疾病状况比较复杂,患儿接受手术之后,很有可能会存在较高的并发症,而且患儿家长往往对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够,所以患儿出院并没有接受到有效的护理,从而影响后续的康复[2]。本次研究针对健康教育手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为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2例,根据随机方式对患儿进行分组,主要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所有患儿以及家属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儿为10例,女性患儿为6例,年龄在2岁~7岁,平均(3.6±0.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儿为9例,女性患儿为7例,年龄在2岁~8岁,平均(3.7±0.6)岁,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利用健康教育手册来进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其中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形成的原因,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病理生理特征,患儿术后情绪护理,并发症观察,术前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服药注意事项,提高服药依从性方式,术后切口护理,术后保暖工作,术后日常生活护理,术后康复训练等内容。另外护理人员还要认真耐心的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检验相关数据,对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X2值检验,对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进行T值检验,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疼痛、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1.35±6.54、48.62±5.27、61.55±6.56、49.13±6.25,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2.01±6.44、55.47±4.78、62.03±6.37、58.45±5.03,两组对应的T值分别为0.2876、3.8510、0.2099、4.6468,P值分别为0.7756、0.0006、0.8351、0.0001,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前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患儿恢复心脏功能,同时提高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3],但是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身体素质较差,而且身体各功能发育不全,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服务,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来帮助患儿进行恢复,患儿家属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4],由于家属对患儿康复知识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患儿术后的康复情况,所以可以通过健康知识手册的方式来提高患儿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的认识,而且健康手册方便携带也方便查阅,所以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5]。
总的来说,健康教育手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凤*,邹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 in pediatr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are [J].当代护理,2020,1(1).
[2]王露,张淑华.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319.
[3]杜娟.以预见性护理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家属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178.
[4]徐英泽.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3):12.
[5]刘秀萍,刘桂香,韩佳佳.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