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来说,其病情较急,且治愈率低,抢救中常需建立人工气道来确保呼吸顺畅,提高通气量,促进痰液顺利的排出痰液,所以人工气道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有重要的作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66例危重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33例。女性30例、男性36例。25-76岁,均值50.31岁。通过统计分析患者基线资料,两组P>0.05,所以可开展本课题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来辅助呼吸,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为:抬高床头15-30°,定期翻身;确保气管套管清洁,双消毒,定期清洁;病房温湿度适宜,常通风,定期消毒;选蒸馏水当做湿化液;抽吸气管套管内口痰液,反折吸痰管,之后深入支气管分叉进行吸痰,吸痰时间少于15s,严格按无菌操作执行。甲组是在乙组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为:(1)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当患者神志清醒,讲述操作的目的,打消其顾虑,增加配合度。了解并满足患者需求,使其心情轻松、愉悦。在神志不清时,同患者家属沟通,得到家属支持和理解。(2)个性化气道湿化护理。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具体的气道湿化液,无菌蒸馏水的稀释能力强,适应范围广;氯化钠溶液(0.45%)刺激性小,耐受性差或湿化时存在明显刺激性反应者适用;碳酸氢钠溶液(1.25%)可抑制真菌生长,免疫力较差、有明显炎症反应、对感染预防要求较高者适用。同时,根据病情,可添加有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湿化方法选择上,要求避免呼吸道水分丢失,同时要防止堵管。湿化液温度要控制在32-35℃之间。(3)个性化吸痰护理。详细掌握吸痰指征,按痰液性质来判断吸痰的时机。痰液质地稀薄、位置浅时,禁止湿化,反之则强化湿化后吸痰。有痰鸣音,血氧饱和度下降,咳嗽加剧,存在发绀现象时给予患者吸痰,在吸痰前后高流量吸氧。(4)个性化人工鼻应用。呼吸道相对湿度在95-100%之间时,可经人工鼻提高吸入氧气湿度。(5)个性化口腔护理。无法自主进食者定期口腔护理,生理盐水漱口,口腔黏膜损伤者,根据口腔pH值选择口腔护理液。
1.3 观察指标
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统计甲乙两组的不良反应(导管堵塞、导管脱落、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临床结局(死亡、病情改善、临床治愈)。
1.4 统计学分析
本课题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表示临床结局、不良反应,开展x2检验,当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甲乙两组的不良反应
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乙组(x2=4.2429,P=0.0394)。见表1。
表1 比较甲乙两组的不良反应[n(%)]
2.2 比较甲乙两组的临床结局
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x2=4.2581,P=0.0391)。见表2。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临床结局[n(%)]
3 讨论
人工气道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中,可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通气、换气等功能正常,在保障重要脏器功能的同时,可争取救治时间,其也是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2]。因为神经外科患者大都是脑部或者脊髓类神经系统损伤,病种复杂,且病情复杂、易反复、变化快,在治疗和护理中需较高专业性,而且部分患者伴精神障碍或者意识障碍,存在较多的护理危险因素,而且人工气道建立会致使上呼吸道功能部分丧失,气体加温、加湿等可能为病原菌入侵以及繁殖等提供条件[3]。所以,如果人工气道护理不当,会影响其使用和治疗效果,还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本课题通过给予患者针对性抗感染治疗,且结合各项操作、吸氧装置管理加强,改善营养,清洁口腔,器械消毒等干预,预防细菌增生。同时辅以心理护理,提高患者配合程度,而得到理想的应用效果[4-5]。
总之,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参考文献:
[1]曾昌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0(44):192.
[2]曾婷.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25(18):273.
[3]和艳茹.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9(3):135.
[4]杨明珠,陈妙蓉.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8,5(17):171-172.
[5]郭蕊.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之友,2019,23(1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