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的那些事儿
刘小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小容,. 血型的那些事儿[J]. 中国儿科杂志,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8823.
摘要: 作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血型指的是血液表面的抗原类型,其与人们关系密切,在很多临床医疗活动中,都必须准确了解患者的血型。那么对于血型,我们都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呢。
关键词: 血型;那些事儿
DOI:10.12721/ccn.2021.158823
基金资助:

1、血型分类

临床实践中,人们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表面的抗原蛋白类型称为血型,而在平日里,我们所说的血型专门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从属性划分来看,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特异性抗原的两种最常用血型系统。

就ABO血型系统而言,其包含了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在我国,A型、B型及O型血的人大约占90%,三者各占1/3,而AB型血的人占比约10%。Rh血型与ABO血型具有较大差异;这种血型存在于恒河猴同样的抗原。在我国,Rh阳性血的人约占99%,剩余为Rh阴性血。

2、血型认知误区

生活中,除了医学专业的人员,普通大众对血型的知识了解并不多,很多人都是通过数据,医院检查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的。另外在有的电影片段中,人们还能看到关于血型的知识,如滴血认亲、O型血是万能的、为亲人输血等。然而这些事情是真的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其实不见得如此。接下来,向大家科普一下血型那些事。

2.1 O型血并非万能的

对于普通民众,可能很多人通过电视电影都觉得O型血是万能的。他们觉得不论是车祸、血液系统疾病及难产大出血,一旦医院血库缺血,都可以找O型血的人来献血,这样就能满足患者需要。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这是电影桥段对人们的一个误导。O型血本质上与A或者B型血存在较大差异,即其血细胞表面并不存在A或者B型血的抗原物质;恰恰相反的是,在O血型中,抗A凝结素和抗B凝结素占据了一定比例,在临床治疗中,一旦将O型血浆的红细胞制剂输入A、B、AB型患者的体内,则患者会出现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等问题,这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较大隐患。基于此,在临床输血过程中,还是要注重ABO血型同型血液的有效输注,可见O型血并非万能的。

2.2 滴血认亲并不靠谱

滴血认亲是小说、电影中常见的一种亲子鉴定方法,他指的是选择一个容器,然后将此处的血液滴入其中,如果两个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那么血滴就会凝结为一体。早在三国时期,滴血认亲法就已经开始流行,在古代,人们将滴血认亲法分为滴骨法和合血法。可是滴血认亲法真的有效吗,其真的能帮助人们辨识亲属关系吗。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古时候的滴血认亲法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这里的滴血认亲包含滴骨法和合血法。就滴骨法而言,骨骼埋入地下,经长期化学反应后,最终仅剩下白骨化骨骼,相比于活人骨骼,此类骨骼的表层较为疏松,紧密性不够,这会使得任何都能渗透其中,误差较大。而对于合血法而言,如果几个人的血液是同时滴注在器皿当中的,那么不论是不是血亲,在不久后,这些血液都会凝合唯一,并不是小说电影中所讲的只有至亲之血才能融合。

2.3 Rh阴性血型不能随意输血

Rh阴性血型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血型,其在白种人中占比较高,然而在我国,尤其是在汉族中,Rh阴性血型人群较少,在汉族人口中,有Rh隐性血型的人数仅仅为3~5‰,并且在既有Rh阴性血型人群中,因为种族、地域的影响,其具有较大差异,这也是Rh阴性血人群不能随意输血的原因。具体而言,Rh阴性和Rh阳性血型在临床实践中,只有确保献血人员和受血人员的ABO血型和RH血型这两个系统均相合,才能进行输血。

2.4输血注意事项

清楚掌握血型,能给医院输血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支撑。就临床输血而言,应注重以下要点:其一,医院不得自行采集血液,在我国,血站负责血液的采集、检测、制备、分离,最终供给给医院。其二,整个输血过程应严格遵守输同型血的原则。其三,对于新生儿及产妇而言,需要输血时除了配血试验相合以外还要加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并且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阴性,确保输血的安全。其四,临床上静脉输血的方式应用较多,若有必要,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方式,确保患者安全性。

总而言之,血型对于临床治疗活动开展和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深刻影响,应清楚认识血型,避免血型误区,这样才能确保临床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