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教师开始致力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发展之路,积极探索新资源、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力求为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合作探究、快乐交流、自觉成长创设一个最优化的发展平台。在此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无可辩驳的主导地位“占领”了道德与法治课堂,逐渐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和主导思想。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一)紧贴时代脉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用性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教育始终坚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深厚的家国情怀,到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从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到拼搏奋斗的人生理想,这些都是青少年时期应该具备的优秀的品质。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要紧扣时代精神,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学生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意识
学生从青少年时代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深植于心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热爱生活,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自身的思想与行为。这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也是价值观融合后的优势体现。
(三)提升学生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时代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很多学生在家长与教师的保护下形成了骄纵的性格,无法承受委屈与失败,沉迷于获得与享受,却不愿付出和奉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应承担起一份责任,让学生在受到不良思想诱惑或不法行为的引诱时,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责任,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以及稳定的情绪,坚持向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二、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课本内容,找到教材资料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内容,并将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融入,以满足教学要求并实现教学目的。
如“学会待人接物”“与人为善/友善待人”等章节内容中,均存在一定的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也要将显性内容加以罗列和说明,然后配合多媒体教学的插图、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课中的交流、课后的分析,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同时,教师也要在课程当中,逐一渗透。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关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友爱团结的集体教育内涵以及革命友谊等诸多主体内容,作为教师应详尽地进行梳理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设生活情境
作为一名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做好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工作。通过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养成和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便利,因生活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简言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实际所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切莫使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所需所求存在巨大隔阂。因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多缺少社会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表面的书本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结较少,无法自主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意识。为此,作为教师应做好两者之间的结合,拉近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距离,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贴近学生生活。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也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上时间,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定“元宵节”的情境,并提问学生对元宵节由来,并结合课件内容对元宵节的产生背景进行详细阐述,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感受传统节日给我们带来的情感认知,了解传统文化,懂得传统节日所包含的道理,学会感恩。
(三)时事热点的渗透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事热点的渗透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也起到了积极的应用效果。通过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并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展开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当前热点话题中的肺炎疫情。此次疫情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体现出的凝聚力是众所周知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必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这对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和刻苦学习的意识都会起到帮助作用,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方式。
三、结语
教师不仅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者和推广者,更是初中生知识学习、道德提升和觉悟提高的关注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理念和主导思想,并积极利用翻转教学实现自主感知,利用电化教学实现直观感知,利用课堂讨论实现主体感知,帮助初中生逐渐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在积极反思和主动内化中彻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科学转化为初中生的“人生导航仪”。
参考文献:
[1]康惠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J].学周刊,2020(3):67.
[2]李继军.德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5(6):15.
[3]徐明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