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变压器与电动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应用模块。课程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基础知识;晶体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由于包含理论知识较多,在讲解过程中,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尽量减少过于复杂的分析与计算,着重于定性分析,并在课堂中引入恰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涵盖知识点多,需要扎实的理论支撑。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目前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结果是大部分同学会解答本节课的习题就是课堂效果不错。但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点串起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电工电子技术》中直流稳压电源、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电路这三部分属于模拟电子技术,原理较难,传统教学中学生表示对这几部分内容掌握情况不好。
(3)教师在授课时,偏重于推导计算,很难实现课程的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一现况与当前高速发展的基于大规模天线下的通信技术、基于国内外对多用户检测、信号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领域人才的迫切要求产生了矛盾。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对学生的需要充分调研的基本上进行教学设计,将生活实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互动案例式教学实施
互动案例式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重点内容重点讲解,把握教学节奏,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如启发提问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互动式教学等,借助场景重现——理性思考——学而习之——即时总结——融会贯通这样一个模式展开,通过教师讲解,配合不断的思考、讨论,掌握所学内容。
(1)场景重现:用典型生活实例引入问题;
(2)理性思考:列举数据,深入剖析,讲解问题实质;
(3)学而习之:融入学科实例,实现问题论证;
(4)即时总结:总结问题实质,实现德融教育;
(5)融会贯通:引入头脑风暴等形式,拓展问题应用,实现认知升华。
选择贴近生活案例,配合超星平台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融合多种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到枯燥学习的另一面,让课堂所讲授的知识“有趣、有用、有态度”。
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这一节为例,简单介绍互动案例式的教学设计。
表1 组合逻辑电路教学设计
4 小结
本文构建互动案例式教学模式,以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教学节段的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从生活实例引入,通过一环接一环的教学过程,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英姬,农万华,覃溪,于瑛.基于雨课堂与探究式仿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研究[J].科技视界,2021(11):33-34.
[2]卢东辉.价值共创下高校经管类专业参与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论坛,2021(09):43-48.
[3]陈东敏,刘秋颖.在科技创业领域拓展沉浸式案例研究教学模式——产学协同创新趋势、复杂性育人学理和“创业咨询”项目[J].高等理科教育,2021(04):104-111.
[4]安献丽.案例式教学在心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33):145-148.
[5]潘献飞,何晓峰,张礼廉,吕云霄.导航专业研究生案例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22):32-34.
作者简介:
刘晓玲(1984—)女,青岛黄海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采集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