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儿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12月的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的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为观察组。两组中各随机抽取出80例患儿进行护理质量等的评估。对照组中有护士25名,全部为女护士,年龄在21~45岁,平均(28.9±6.3)岁,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9名,护士11名。80例中男患儿54例,女患儿26例,年龄在2~7岁,平均(4.4±1.1)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4例,消化系统疾病33例,神经系统疾病23例。观察组中有护士23名,均为女护士,年龄在23~45岁,平均(29.5±6.1)岁,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10名。80例中男患儿51例,女患儿29例,年龄在1~8岁,平均(4.8±1.2)岁,其中呼吸系统疾病25例,消化系统疾病34例,神经系统病21例。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的护士、患儿基础资料发现差异不大,P>0.05,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模式,即通过分析我国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当前护理管理中的缺陷,制定护理管理方法,具体护理管理方法:(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儿科病房成立风险管理小组。(2)提高护士的业务素养。结合儿科病房护士的技能水平以及工作需要,制定护士培养教育计划,开展定期、专题化的培训教育活动,如定期组织儿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医院的医疗护理纠纷事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就我科室的某一风险事件或是比较典型的风险事件展开讨论,深入剖析出现风险事件的原因,讨论本院儿科护理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等。如就当前本院儿科常见的风险事件开展专题化的培训教育,提高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能力、特色护理技能水平等。除此之外,为增强护士的责任心。(3)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患儿因年龄小比较好动,容易出现碰撞、摔伤、坠床等意外事件,对此,患儿一入院后,护士就对患儿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开展自我安全管理教育,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到在医院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必要的情况下可给患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检查患儿床位上的栏杆是否牢固,预防坠床意外事件;观察患儿的卧姿是否有问题,并及时指导正确的卧姿,以免对四肢造成挤压等。检查病房内是否有刀具、玻璃、热水瓶等危险物品,及时清除,排除危险因素。
3.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士满意度、患儿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护士满意度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护理质量则分成护理文书、病房护理、基础护理、特色技术护理、健康教育几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4.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对比检验,计数数据例数n(%),用(x珋±s)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计量数据用(x珋±s)表示,组间对比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的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为(94.3±5.2)分,对照组则仅为(83.2±5.4)分,组间经t检验,t=7.241,P=0.000<0.05。在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2.2±6.3)分,对照组则明显比对照组低,为(84.3±6.2)分,t=7.994,P=0.000<0.05。
2.两组的护理质量对比:在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患儿在护理文书、病房护理、基础护理、特色技术护理、健康教育这几个方面的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11.25%,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3.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工作细则表和流程管理小组成员
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工作内容严格执行和记录;同时小组成员根据儿科突发疾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抢救措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并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增强对儿科护理风险的预见能力。
3.2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护理专业技能在实施护理中的重要性
定期开展组织护理人员对专业领域新知识的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外出参加其它医院的相关知识培训与会议,了解学科的快速发展。并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及晋升挂钩的方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小组成员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定期开展风险意识教育,使护理人员意识到高度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3.3采用风险事件评估表评价
临床中的风险事件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讨论评价各风险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尽量避免自身操作中再出现。规范护理行为,对儿科病区常见的疾病的护理、出院指导内容建立路径,使得护理人员做到每个环节有据可依,且使新老患者均能接受,融洽护患关系,防止护理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萍,周小琼.风险防范式护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1):97-98+101.
[2]崔修峰.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65+187.
[3]刘云霞,刘吉国.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06):44-45.
[4]盛蓉辉,王丽娟,邰静.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191.
[5]许楠.前馈控制的风险防范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11):1717-1718+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