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资料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例中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204例患儿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96例记为健康组。纳入标准:①疾病组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健康组为足月、健康新生儿;②所有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1500g;③母亲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先天性发育畸形者;②存在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或内科疾病者;③存在宫内感染或代谢性疾病者;④出生24h内体征尚不稳定或死亡者;⑤拒绝配合本研究者。疾病组中男109例、女95例,孕周37-40周,平均(39.2±0.7)周,出生时间2h-12d,平均(5.2±1.5)d;健康组中男52例、女44例,孕周37-40周,出生时间3h-13d,平均(5.6±1.7)d。组间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
(二)方法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程度判断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2004年制定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条项进行划分,对疾病组所有患儿均行颅脑CT检查。所用仪器为16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基线为眶耳线,采用连续水平扫描方法逐渐向上完成检查,相关参数设置为:层厚和层距均分别为5mm,扫描前30min需要借助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溶液对患儿完成灌肠处理,待其安睡后进行扫描。病情严重程度具体判断标准为:①轻度:包括额叶、顶叶和颞叶在内的脑室周围白质内出现有指压样低密度改变,范围不超过2个脑叶,并且CT值为12-15Hu;②中度:存在有不低于2个低密度灶脑叶,且伴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CT值为5-11Hu;③重度:存在有弥漫性低密度改变,并且部分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有进入脑实质或脑室的出血。204例患儿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者分别有59例、92例和53例。
(三)统计学分析
将组间基础资料和观察指标原始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版本完成对其差异进行检验。其中计数资料均采用"率"的形式描述,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描述,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二、结果
(一)疾病组与健康组
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血压数据比较疾病组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且前者母体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也均显著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二)疾病组
3个亚组间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血压数据比较疾病组3个亚组间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数据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数据也显著高于中度组对应数据(P<0.05)。
三、讨论
围生期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可导致胎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障碍,其致病原因与胎盘异常、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分娩因素等密切相关;此外,母婴气体交换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均可引起血氧浓度下降而发生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脑组织代谢改变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若孕妇妊娠期有高血压疾病,可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母体-胎儿循环中母体供血不足,导致胎儿缺血、缺氧,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始动因素。葡萄糖氧化是胎儿脑部发育的主要能量来源,胎儿出生后脑部代谢较旺盛,耗氧量大,其体内氧和葡萄糖需靠脑血液循环供应,而母体妊娠期发生高血压可首先引起新生儿脑部缺氧。胎儿脑部缺氧可出现以下情况:(1)脑细胞内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潴留升高,引发呼吸酸性中毒;(2)脑细胞酵解作用增强,发生代谢性酸中毒;(3)脑部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浓度减少,导致脑细胞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脑组织缺血加重,导致脑部坏死;(4)脑内ATP减少,氧化代谢过程及钠泵运转受到影响,神经元坏死,脑组织水肿。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理基础,其可导致神经元的坏死及脑组织水肿,而缺血可引起蛋白质的软化和脑血管梗死。而缺氧引起的神经元坏死,可导致胶质纤维增生、脑回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惊厥、运动障碍及智力缺陷等脑损伤后遗症。此外。缺氧可致丘脑和基底节发生大理石样改变,过度形成伴髓鞘,临床以锥体系外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诱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①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科影响母体与胎儿正常的血液循环状态,导致血流难以恢复正常,因此胎儿时刻处于宫内缺血、缺氧状态,更容易诱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②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影响胎儿长期处于低氧状态,在此情况下信号通路可被激活诱发缺血缺氧性脑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③母体妊娠期高血压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脐带血管的通透性,加重胎儿缺血缺氧性病变的严重程度。由此可知,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间存在紧密关联,可将母体是否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血压水平作为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风险的指标。
本研究中疾病组母体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血压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且不同亚组间数据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诱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且血压水平越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风险也越高。
综上所述,可以将母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否发生及血压异常情况作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风险的评估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朕华,王悦,杨龙,郭文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0):1-3.
[2]李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02):44-45.
[3]刘淑霞.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相关因素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4):506-508.
[4]贺秀萍,李发荣,穆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20,42(03):287-288.
[5]黄小玲.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0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