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类所有对外界信息的感知,90%来自于视觉。所以视觉问题是影响儿童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政策保障显著加强, 投入力度 明 显 增加,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特教学校的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持续提高。 特教学校的学生由于群体的特殊性,许多人伴有视力低下、视觉认知能力低下等视觉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该青少年群体的学习和生活。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我市幼儿园、儿保门诊在2018年 1月~2019年1月进行视力筛查儿童500名,年龄2~7岁,平均(5.29±0.48)岁;男生295人,女生205人。
1.2 调查方法
2~3岁儿童行2.5 m图形视力检查,4~7岁儿童行5 m国际对数E字视力表检查。采用美国伟伦公司生产的SureSight视力筛查表,光线稍暗室内行视力操作,保持儿童安静、稳定,注意力集中,注视红灯,与仪器保持水平。当仪器测量可信指数≥6,说明可信度高。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影响视力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体重、用眼、家长眼保健知识等。
1.3 干预方法
(1)卫生机构应重视家长视力保护行为健康宣教,利用大众传媒、家长会、社区公告栏等措施,培训家长保护视力能力,规范儿童视力发育保护,带领儿童勤做眼保健操。(2)家长应尽量减少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看书、写字姿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阅读,及时干预不良因素。
1.4 观察指标
调查此次屈光异常、散光、近视、远视、斜视检出率;屈光异常:6~23月龄,S≥+3.50或≤-1.00D,C≥1.00或≤-1.00D;24~47月龄:S≥+3.00D或S≤-1.00D,C≥1.00或≤-1.00D;48~72个月龄:S≥+2.50D或S≤-1.00D,C≥1.00或≤-1.00D;>72月龄:S≥+2.00或≤-1.00D,C≥1.00或≤-1.00D;若双侧屈光度异常,则为视力发育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采取x 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视力筛查
本研究500名视力筛查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82例,占16.40%;其中散光22例,占26.83%;近视16例,占19.51%;远视19例,占23.17%;弱视15例,占18.29%;
斜视10例,占12.20%。
2.2 干预后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
干预后学龄前儿童每天电子使用时间及使用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影响因素调查
家族史、眼保健、用眼不健康等是影响学龄期儿童视力发育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通过远近用助视器、改变居住及生活环境(如增加环境及使用物品对比度)、强光保护(滤光镜、遮阳帽等)等方法,帮助低视力儿童获得功能性视力的提高,能够独立参与学习及生活,获得自主生活的能力,是低视力康复的目标,也是低视力康复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的调查发现,特教学校儿童中,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先天性小眼球等,这与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随着眼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儿童眼保健的关注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可避免的视力损害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 尤其是随着国家复明行动的开展以及白内障手术的普及,青光眼手术的完善等,先天性白内障及先天性青光眼这两种之前主要的儿童致盲眼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大大降低了儿童盲的发生。 先天性白内障儿童 术 后, 早期通过佩戴框架眼镜 、 硬性透氧性隐形眼镜(RGP)等方式进行屈光矫正,可以有效预防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生及继发性眼球震颤, 对于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因 此,准确的屈光矫正也是儿童低视力康复非常重要的部分。人眼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即便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尽相同,因此没有完全不散光的眼球。冯葆华曾报告中国人角膜垂直径线曲率半径与水平径线曲率半径相差 0.08mm,二者屈光力相差 0.406D,因此一般将 0.50D 散光称为生理性散光,生理性散光对视力无明显影响,通常不需矫正,故将 0.50D 以上的散光作为诊断标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程度提高及社会 进步,人们开始关注儿童早期的视觉发育状态, 也对儿童视力要求愈来愈高,这就对儿童眼科 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了儿童光 的规律才能进行准确的屈光矫正,但是要合理矫正小儿散光的前提是睫状肌充分麻痹下进行
视网膜检影,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必须规范使用阿托品眼膏散瞳。我们在实际临床矫正儿童散
光时的体会是,在保证最佳矫正视力及眼位的前提下,可根据儿童个体特点适当降低散光度
0.25~0.50D,这样不仅有利于儿童视功能正常发育,利于弱视的治疗,同时也可减少柱镜片产生的物像畸变导致的不适。
参考文献:
[1]朱睿峰,王吉龙,林敏,于磊,归德兴.上海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04):285-286.
[2]张迪,张天蕾,葛明,杨伟,蔡英杰,张霓嘉,李楠,齐翔,邹哲伟.儿童视路胶质瘤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06):574-578.
[3]本报评论员. 综合防控 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注入法治力量[N]. 济南日报,2020-06-19(A02).
[4]金若男,贺伟罡,孙克英,于伟泓.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设备相关技术及应用问题探讨[J].中国医刊,2020,55(06):594-595.
[5]周艳,张奥,马重兵,严兴科.针刺对弱视儿童视力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02):358-360.
[6]盘洪军,梁捷开.18681例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