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防治的作用评价
陈相传 荣友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相传 荣友斌,. 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结核防治的作用评价[J]. 预防医学杂志,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419.
摘要: 目的: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将在结核病防治门诊接受治疗管理的100例结核病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和常规教育模式,比较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核病相关行为改善情况、疾病治疗有效性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在结核病防治中应用结核病健康教育有助于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结核病相关行为,遏制结核病疫情蔓延扩散。
关键词: 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防治
DOI:10.12721/ccn.2024.157419
基金资助:

结核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且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其典型特征是存在较多症状和较长病程,因其具有传染性,所以社会广泛关注该病的防治。在有关文献资料中提到,控制结核病患病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提高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1]。现对比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结核病防治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一般资料(表1)。

表1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n]%)

微信图片_20250310094820.png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将有关疾病的医学知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使其能够对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有所了解。

观察组: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1)组建健康教育医护团队。团队成员均参加相关培训,且具备一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使患者能够得到科学的健康教育。(2)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兴趣爱好和文化教育程度等信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其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充分理解健康教育内容。(3)健康教育计划实施。①行为干预。对患者的经济收入、性格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开展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应对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及时纠正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监督作用,在患者出现不良行为之后应及时的进行纠正。②认知干预。采用讲座等方式将疾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内容进行介绍,使患者具备一定的家庭护理知识,并充分认识到做好消毒隔离措施的必要性,并将结核病的治疗进展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处理方法。③心理干预。受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负向情绪,进而影响其预后。因此,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在充分了解其心理状态下与其进行有效互动,不断的支持和安慰患者,使患者坚定治疗疾病信心,使其保持稳定情绪,配合临床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对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连续咳痰、咯血、痰中带血>2 周应怀疑为结核病、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按时服药尧定期随访复查疾病知晓率分别为56.00%(28/50)、56.00%(28/50)、56.00%(28/50)、60.00%(30/50)、46.00%(23/50)、46.00%(23/50)、56.00%(28/50)和54.00%(27/50)、58.00%(29/50)、58.00%(29/50)、

58.00%(29/50)、46.00%(23/50)、46.00%(23/50)、58.00%(29/50),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对结核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连续咳痰、咯血、痰中带血>2 周应怀疑为结核病、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袁还可避免传染他人、结核病的传染途径、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按时服药尧定期随访复查疾病知晓率分别为92.00%(46/50)、86.00%(43/50)、90.00%(40/50)、92.00%(46/50)、76.00%(38/50)、76.00%(38/50)、96.00%(48/50)和72.00%(36/50)、74.00%(37/50)、

76.00%(38/50)、78.00%(39/50)、56.00%(28/50)、54.00%(27/50)、66.00%(33/50),有差异,(P<0.05)。

表2比较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n,%)

微信图片_20250310094822.png2.2对比结核病相关行为改善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醒家人或朋友参与结核病筛查、主动接受结核病筛查、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占比分分别为44.00%(22/50)、

40.00%(20/50)、50.00%(25/50)、54.00%(27/50)、44.00%(22/50)、64.00%(32/50)和44.00%(22/50)、44.00%(22/50)、50.00%(25/50)、54.00%(27/50)、

46.00%(23/50)、58.00%(29/50),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醒家人或朋友参与结核病筛查、主动接受结核病筛查、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占比分分别为80.00%(40/50)、84.00%(42/50)、88.00%(44/50)、92.00%(46/50)、74.00%(37/50)、96.00%(48/50),有差异,(P<0.05)。

表3比较结核病相关行为改善情况(n,%)

微信图片_20250310094825.png2.3对比治疗有效性

观察组和对照组疾病治疗痊愈、有效、无效占比分别为82.00%(41/50)、12.00%(6/50)、6.00%(3/50)和64.00%(32/50)、8.00%(4/50)、28.00%(14/50),有差异,(P<0.05)。

表4比较治疗有效性(n,%)

微信图片_20250310094828.png3讨论

结核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引起,该病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的传染性疾病,其潜伏期长达4-8周,肺部是主要的发病部位,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临床症状包括咯血、咳嗽、乏力和低热等[2-3]。近年来,结核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这也是目前临床越来越关注结核病防治的主要因素。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及时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且该教育活动具有组织性、系统性和计划性,对影响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预防疾病的目标,有效保证生命安全,改善生活状态。对结核病患者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高防范意识,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4-5]

在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核病相关行为改善情况、疾病治疗有效性存在显著优势,(P<0.05)。进一步证实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对结核病患者产生积极影响,其在结核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改善其态度和行为,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对减少疾病传播正确做法有所了解与掌握,并能够向他人主动传播疾病知识,并采取防护措施,使结核病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关照。科学的结核病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自我防护意识的提升,使其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为疾病传播受到遏制提供有利条件,在结核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7]

在疾病确诊后,患者应主动的做好防护措施,不要隐瞒病情,这样有助于控制结核病的大面积传播,但有些患者在患病后会选择不与他人来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应在疾病确诊后做好防护措施,而且社会各界也应给予该类患者人文关怀[8]

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就包括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微信等平台实施健康教育,其具有众多优势,包括灵活的学习时间、系统的教育和定期的推送健康教育内容,使患者能够得到丰富的健康教育内容[9]。特别是针对年轻患者,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与其心理预期和学习特点相吻合,应用效果良好[10]。在提高患者疾病防护意识进而保健意识的同时,还能够辐射到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有利于提升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给全社会参与到结核病防治中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11]

4结论

总而言之,在结核防治中应用结核病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使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得以增强,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其不健康的行为,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够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何秋平,罗娜,唐驰.广西南宁市农村地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39(09):1479-1485.

[2]黄敏锐,靳月琴,严沛菊.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与行为的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6):2355-2357.

[3]刘华.天津市蓟州区初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调查[J].医学信息,2020,33(09):118-120.

[4]邓献叶.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2020,9(01):228-229.

[5]邹金燕,路丽苹,沈红英等.松江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J].上海预防医学,2019,31(S1):46-50.

[6]王洁.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作用的研究[J].人人健康,2019(22):295.

[7]朱雪莉.远安县“十二五”期间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政策、健康教育调查分析评估[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0):195-197.

[8]高芳芳,洪敏.健康教育对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9,39(02):155-157.

[9]曹婕,陈刚,刘平等.主动健康教育对江油市农村≥65岁老年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效果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8,7(04):279-283.

[10]孙晓娟,张小凤,丁昕等.某校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校医,2018,32(08):585-586+588.

[11]李国栋.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8(02):8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