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是否属于发热状态,怎么进行有效判断?
一般情况下,宝宝因尚处于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代谢相对来说较快,所以身体温度在正常情况下是要比大人高一些。另外一些早产的婴儿相较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更容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体温变化。那么针对新生儿来说体温到底多少度才算是发热呢?
(1)腋下温度
一般来说,婴儿腋下体温在36-37℃范围内为正常体温,有时候可能会有超过37℃的现象,但是超过37.4℃时就算是处于发烧的状态,体温如果在37.5-38.4℃范围内就属于低热,超过38.5℃就算是高热。
(2)直肠温度
婴儿的直肠温度在36.9-37.5℃范围内为正常体温,如果在36.9-37.5℃基础上高出1℃就算是处于发热的状态,直肠温度在38℃左右就属于低热,当温度超过39℃则为高热,在这个阶段时家长就应倍加注意婴儿的状况。如若婴儿一直反复发热,且发热时间长达2周,就表示婴儿处于长期发热的状态。
(3)口腔温度
婴儿的口腔温度一般在36.4-37.2℃范围内为正常,如若超过这个范围则属于发热。
以上三种测量婴儿温度的方法中,由于腋下温度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动,所以测量较为不稳定,不能精确婴儿的具体温度。三种方式中直肠温度相对其余两种来说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是测量婴儿体温最佳的选择。
二、正确的预防可以避免宝宝感冒
感冒是宝宝在新生儿阶段最常见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引发感冒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均会发生,要属冬春两季发生率更高一些。宝宝感冒后最为典型的临床病症表现就是发热,另外也会出现呕吐、腹泻、鼻塞以及咳嗽等情况。呼吸道感染会对周围的组织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支气管肺炎、中耳炎以及喉炎等疾病,所以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应引起重视。
(1)宝宝的保暖应注意
新生宝宝因身体各个系统功能均未发育完善,对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如生存环境不佳会导致体温变化,从而影响自然生长发育。针对这一情况就应注意保暖问题,宝宝保暖工作做到位的表现主要为宝宝脸色红润、吃睡均无碍,手脚温暖,腋下温度在36-37℃范围内,在确保没有疾病的状况下,宝宝体温一旦超出36-37℃范围,均属于保暖不当的表现。
(2)妈妈如若感冒不宜与宝宝一起住
妈妈一旦患上感冒应与宝宝分住3-7d,感冒症状有所缓解或是痊愈后方可与宝宝接触。许多妈妈在患上感冒后不敢给宝宝哺乳,怕把自己的感冒传染给宝宝,这一点新手妈妈应注意,感冒是不会经由乳汁而传播的,在对宝宝哺乳时可戴口罩,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感冒传染。
(3)不要让宝宝接触病原体
在感冒比较流行的阶段尽量不要让宝宝处于人多、空气不畅以及拥挤的公共场所,宝宝居住的环境应定期开窗透气,让室内能保持空气畅通。
(4)强化宝宝自身免疫力
时常为宝宝洗澡,并且可以在不强烈的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游泳也利于宝宝体质改善,增强宝宝自身免疫力可以更好的抵抗疾病。
三、宝宝感冒后的处理措施
宝宝在感冒以后,除了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外,妈妈还需要了解一些护理措施进行辅助治疗,以免感冒反复发作不利于宝宝健康生长。
(1)及时清理鼻涕
宝宝一旦患上感冒会出现鼻涕不止的现象,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呼吸。针对这种现象,妈妈应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及时擦拭宝宝的鼻涕。另外还可以使用一次性无菌棉签蘸取温水后清洁宝宝的鼻腔,将鼻涕清理干净。
(2)缓解鼻塞症状
使用一次性无菌纱布用温水打湿后,放置于宝宝的鼻子上方,这样宝宝可以呼吸到湿润的空气,利于缓解鼻塞。除此之外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将宝宝的头适当枕高一些,这样可以促进宝宝呼吸顺畅,提高睡眠质量。
四、根据引起发热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体温均在37.5℃以下,一旦超过37.5℃则表示新生宝宝处于发热状态。宝宝一旦发热,应以物理降温的方法为主,不适合立即使用退烧药物。引发发热的原因较多,并不是所有发热都是与疾病相关,所以根据发热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
(1)环境过热导致发热
外界环境温度如果太高,如冬天在室内烤火、使用热水袋取暖都会引起宝宝发热。宝宝体温的自行调节能力较弱,汗腺发育不完善,排热散热能力也弱,室内温度一旦升高,或者是保暖措施过度都会导致宝宝体温升高。针对这种发热情况,只需要适当调节室内温度,并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在此基础上减少宝宝的衣服进行散热,这种外界因素引起的发热不需要进行治疗。
(2)脱水热
脱水热指的是新生宝宝体内水分较少导致的发热。宝宝通过皮肤、大小便以及呼吸失去的水分其实已经超过了日常补充的水分,这种情况就容易引发脱水热。新生宝宝脱水热情况常常发生于出生以后2-4d,主要表现为啼哭、体温升高指39-40℃,精神意识均正常,予以宝宝体液补充可以使体温降低,发热情况一般只持续1d。针对这种发热情况,多予以宝宝温开水或者是葡萄糖水口服,充分补充体液就可以使体温降低,亦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五、小结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一些新生儿发热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小建议,希望新手妈妈在遇到这些常见问题时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能盲目诊治,针对宝宝的具体情况和表现进行护理。希望这些分析总结能帮助到新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