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其治疗方式比较多,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直接的治疗效果[1]。但是此类患儿年龄一般较小,对手术的耐受力差,术后护理的依从性低,但依赖性强[2,3]。因此,临床中需要选择正确的护理干预方式以促进患儿康复,取得家属满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基于此,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综合护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
1.1一般资料
研究观察了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患儿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入院,依据抛硬币结果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均27例患儿。观察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1~8岁,平均(4.5±0.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1~9岁,平均(4.7±0.5)岁。患儿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两组的一般资料经SPSS23.0检验提示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按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一般护理要求展开护理即可。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模式,内容如下:
1.2.1术前干预
术前,一对一约谈家属,向家属讲解手术治疗流程、治疗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相关风险等,提升家属配合度;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儿手术风险。年龄较大患儿可以进行心理干预,与患儿交流,询问患儿担忧,关心和鼓励患儿。
1.2.2术后干预
术后做好体位护理,早期采用去枕平卧位,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铺垫铺巾,方便患儿呕吐;与患儿进行互动,或是播放动画片,提供儿童画报、玩具等,转移其注意力。术后饮食:低龄患儿以母乳和配方奶为主,高龄患儿早期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进行肠外或是肠内营养支持。依据患儿恢复情况,进行康复锻炼,可进行指趾活动、腕踝活动、下蹲以及举臂扩胸运动、深呼吸训练等,每天进行三次,每次5min,低龄患儿由护士辅导被动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每日哭闹躁动次数,其中VAS评分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使用满意调查表调查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护理态度、护理技术等10个评分条目,总分100分,依据评分分为很满意(90分及以上)、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维度,满意例数=很满意+满意。
1.4统计学观察
数据由SPSS23.0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百分数)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分别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分析
观察组患儿24hVAS评分、住院时间、哭闹躁动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2.2两组家属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2:两组家属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指心脏血管或是结构异常情况,疾病可导致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对患儿日常运动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4]。由于患儿智力发育不完全,对疾病缺乏认知,自控能力较差,其对于护理的依从性差,但依赖性强,必须要选择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患儿康复[5]。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特点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不同的治疗周期采取对应的护理手段,针对性较强,同时也考虑到了情绪、环境、手术等多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更为细致,以术中限制输液为例,可减轻患儿躯体负担,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治疗费用,而常规护理则未限制补液[6]。这一护理模式促进了患儿康复,也使得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更为满意。
综上所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对患儿康复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茶荣.以家庭为中心优质护理模式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21三体综合征患儿术后照护中的效果[J].全科护理,2020,18(15):1872-1874.
[2]柯春花,刘婉瑜.综合护理方案在NICU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应用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36):77-79.
[3]马艳玲,李瑞芬,于瑞.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炎患儿治愈率、再次住院率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6):307-308.
[4]李立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60,62.
[5]王春红.唐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保健文汇,2019,(10):54-55.
[6]孙凤云.综合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