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因人体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该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而且男性发病率较高于女性[1]。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以往临床常使用他汀类等西药对患者血脂水平进行控制。虽然短期效果较为理想,但因价格略高,且长期服用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故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主要针对中医中药对冠心病并血脂异常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符合伦理标准。研究时间为2022.05.01-2023.02.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共计98例,分组依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9/20,年龄51-72岁,平均年龄(63.17±3.61)岁。观察组4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7/22,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2.94±3.5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甚小,P>0.05,数据可比。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加。
1.2方法
对照组治疗使用常规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30078),患者需每天睡觉前服用1片,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8),患者需每天晨起时用药,口服,每天1次,每次半片。
观察组治疗使用枳实半夏瓜蒌汤。两组患者均需连续治疗3个疗程,1疗程为4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控制盐、脂肪摄入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禁烟禁酒,不熬夜。枳实半夏瓜蒌汤组方如下:枳实、半夏、陈皮、厚朴、柴胡、瓜蒌、川芎各20g,茯苓30g,白术25g,香附、桂枝、木香、生姜、炙甘草各10g。药材需在冷水中浸泡15min后,再大火煮沸,小火慢煎,总时间控制在25min作用。患者需每日服用1剂,200ml/剂,早晚2次温服。
1.3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其中,主症状根据严重程度,0分为无症状,6分为严重;此症状根据严重程度,0分为无症状,4分为严重。同时观察患者舌象脉象,0分为无,1分为有。中医症候分越高,表明疾病症状越显著。
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需进行统计学分析。(x̄±s、[n(%)]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对应t检验、X2检验。软件SPSS23.0。
2 结果
2.1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如表1: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x̄±s;分)
2.2两组血脂水平对比
干预后,LDL-C、TG、TC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如表2:
表2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x̄±s;mmol/L)
3 讨论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将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归结于“胸痹”、“心痹”、“厥心痛”等范畴中。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家族遗传、生活习惯、年龄增长等、疾病等因素。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包括TC升高、LDC-L升高、HDL-C下降、TG升高等症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沉积[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枳实半夏瓜蒌汤进行治疗。与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更低,且血脂改善情况更理想(P<0.05)。提示中药的使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更为理想的作用。方中以枳实、半夏、瓜蒌为主。枳实具有破气消积、散结化痰的的效用,性微寒;半夏辛温,在消痞散结、消除心下痞闷方面效果理想;瓜蒌性寒凉,可除肝瘀、治胸痛。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并血脂异常,不仅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而且还可以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梅.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0):61-62.
[2] 孙颖,周杰. 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颗粒在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中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4):52-54.
[3]商娟娟,程晓昱. 清脂降浊法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