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童心率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路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路雨,. 优质护理在儿童心率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儿科杂志,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8850.
摘要: 探究在儿童心律失常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8例心率失常患儿,使用双盲法分为2组,24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将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和疼痛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心律失常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儿童心律失常;优质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8850
基金资助:

心率失常在儿科中具有较多种类,快速性心率失常患儿心率可达到每分钟二百至三百次,若持续发作,会使心脏扩大,降低心功能,导致患儿出现危险[1]。患儿在治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配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儿预后,为探究儿童心律失常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接诊的心率失常患儿48例,患儿的入组时间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双盲法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小组各为24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的小组为观察组。对照组,12例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年龄介于2岁至4岁,平均年龄(3.46±0.33)岁。观察组,14例男性患儿、10例女性患儿;年龄介3岁至5岁,平均年龄(4.51±0.36)岁。两组心率失常患儿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1)患儿家属心率护理,在治疗期间,患儿家属易出现焦虑、暴躁和易怒,护理人员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降低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2]。(2)患儿入院后,协助患儿家属完成各项基础检查,告知患儿家属如何为患儿进行基础护理,注意事项等。(3)病房护理,控制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为患儿开展抚触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预防出现护理风险[3]。记录患儿用药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患儿是否出现并发症,若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开展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舒适度评分(采用舒适度行为量表Comfort-B评估,量表总分为6分~30分,分数越低患儿的舒适度越高)、疼痛行为评分(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量表总分在0分~10分,分数越高患儿的疼痛度越严重)、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估,量表总分在0分~100分,分数越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越高)、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舒适度评分、疼痛行为评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以t检验。2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观察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舒适度评分、疼痛行为评分

如表格1,护理7天和护理14天后,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疼痛行为评分均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舒适度评分、疼痛行为评分 {,分}

截图1741576125.png2.2 观察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

如表格2,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截图1741576139.png表2 观察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 {x̄±s}

3.讨论

心脏作为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律失常是心脏活动传导受阻,导致搏动出现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引发严重的心搏骤停、猝死等[4]。为了保证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护理配合。常规护理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护理效果并不理想。优质护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保证患儿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5]。优质护理可以更好的提升患儿护理安全性,是结合患儿的身体恢复情况制定的护理方式,通过对患儿身体的有效评估,结合患儿家属反馈情况,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有效保障患儿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心率失常患儿应用优质护理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成效,对于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重要成效。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儿童心率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杜珍.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率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8):111,119.

[2]杨春宇.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43-244.

[3]张敏,汪婷.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7):149-150.

[4]郑晓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158,160.

[5]徐早春.对发生心率失常的孕妇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8):209-2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