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在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运用效果研究
凌志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凌志云,. 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在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运用效果研究[J]. 神经科学研究,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502.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对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有效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妇科病房使用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患者60例,通过实施人工流产术的先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样本容量各组均以30例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形式。对比两组康复的清宫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针对接受人工流产术后,加入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清宫率以及疼痛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其临床应用在普遍推广。
关键词: 低频脉冲治疗仪人工流产术术后康复
DOI:10.12721/ccn.2022.157502
基金资助:

人工流产属于针对意外妊娠人群中最为有效且及时的一种补救方式,在终止早期妊娠时受到广泛应用。虽然当前人工流产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和改善,但是术后宫缩痛和并发症等现象依旧未得到良好且有效的解决,有报道指出,术中加入羟考酮能够显著优化宫缩痛,可是该方式还是无法降低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风险[1]。近几年来,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被临床妇产科广泛应用,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同时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系统促进药流术后残留物的排出以降低药物流产术后的清宫率,为人流术后患者康复进展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特设立研究时段为2020年3月到2020年8月期间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共60例展开相关探析及评价,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2020年3月到2020年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共60例,通过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样本容量各组均以30例展开相关研究。常规组年龄范围处于18岁至3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27.56±1.46)岁;孕周范围处于5周至12周之间,孕周均值为(7.88±0.53)周。研究组年龄范围处于19岁至3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27.55±1.43)岁;孕周范围处于6周至10周之间,孕周均值为(8.05±0.47)周。各项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存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施以常规术后康复治疗工作:该组患者给予新生化颗粒和抗妇炎胶囊展开治疗,指导患者口服3次/d,0.9g/次,持续用药一周[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形式:选择由佛山市杉山大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型号:BioStim pro)展开治疗工作。可选择两种模式,一种是选择P3程序模式,将电极片贴于患者下腹部位置,强度以患者不出现刺痛感并保证舒适感为宜,每日治疗一次,一次持续半小时。另一种则是P4程序模式,将一组电极片贴于患者右侧股动脉以及大腿根往下2-3横指处等处,强度以患者不出现刺痛感并保证舒适感为宜,每日治疗两次,一次持续三十分钟[3] 疗程为三天。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观察是否需要清宫是根据B超结果来判断,人流后三天复查B超,如宫腔内混合性回声≥30mm需要清宫,宫腔内混合性回声介于20mm-30mm之间出院门诊随访,宫腔内混合性回声<20mm,不需清宫。但三种情况均需一周后门诊复查。

1.3.2采用NRS疼痛评估量表总分10分,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睡眠不受影响,4~6分中度疼痛、睡眠受影响,7-10分重度疼痛、睡眠严重受影响。责任护士在药流术后三天内每日上午九点行NR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并评价两组康复后需要清宫的人数比较,详见表1。  

截图1741581476.png

2.2对比并评价两组疼痛评分

治疗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常规组作比较未发现呈现明显的优化效果(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常规组作比较发现呈现明显的优化效果(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并评价两组疼痛评分(x̄±s)

截图1741581487.png

3结论

药流主要是采用药物使患者子宫蜕膜变性坏死,软化其宫颈,促进子宫收缩,从而促使胚胎排向体外。患者会因为子宫收缩而导致下腹部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本次研究的样本相对局限,只是针对本院的流产病人,可能存在个体的差异性。针对这次研究中:治疗前,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常规组作比较未发现呈现明显的优化效果(P>0.05);治疗后,研究组康复优良率与常规组作比较发现呈现明显的优化效果(P<0.05)。由此可得出,对接受人流术的患者使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可为患者术后康复进度以及缓冲疼痛反应提供有力保障。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经过物理低频而产生震动,能够明显优化其局部血运情况,缓解患者子宫收缩时产生的疼痛感,加强患者一类肌肌纤维以及二类肌肌纤维的力量,显著降低药物流产后的清宫率,放松患者肌肉,将患者动脉血液循环优化至稳定范围[4]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在常规术后康复疗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入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形式,可降低人工流产术后的清宫概率及疼痛症状,其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苏丽玉.人工流产术后低频脉冲电刺激的疗效观察[J].心理月刊,2020,15(09):226.

[2]吴玉兴,张密娥.探讨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J].吉林医学,2020,41(07):1746-1747.

[3]郭燕琼.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促进人流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043-3044.

[4]毛晓芸,吴丽莉.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促进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9):158-16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