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就是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事件。风险管理就是对病人、员工、探视人员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危险的识别、评价和采取适当措施的过程。急诊危重病人病情多变、复杂、并发症多,其家属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使其在紧急危重病人的转运中承受了极大的危险。因此,加强对危重病人转运过程的风险管理,保证病人的安全,是当前护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为保证急危重症病人的安全运输,减少护理风险、医疗和护理纠纷,从2020年6月开始,对转送病人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81名危重病人(男性265名,女性216名)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5-85岁,平均46岁。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共收治563名急危重症病人(男性318名,女性245名)为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4-78岁,平均45岁。转运目标:包括 CT,X光,B型超声,心电图等诊断性检验,或到医院就诊。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疾病类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观察组在转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并进行相应的风险干预。
1.2.1转运前准备不充分
对病人的健康状况、生命体征的监控、对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的配备不足等。对于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楚的病人,如果没有做好安全护理,会有坠床的风险。转移适应证的掌握:急诊工作复杂,病人多,工作繁重。医护人员急于把病人送到相应的科室,病人的状况还没有比较平稳就匆忙转到了医院,比如失血过多的病人没有及时纠正失血过多。
在突发事件中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有些医务人员的专业基础较差,急救技术和应变能力较差。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突然发生疾病改变,未能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抢救,造成不利的结果,引发纠纷;在转运危重病人的过程中,由于对病情的观察不够细致,所以在运送病人的过程中,有些护士没有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管子脱落,穿刺部位的液体外渗,气管插管的滑脱移位,病人的心跳和呼吸骤停,若未被及时的发现,容易导致病人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机会。
1.2.2转运途中的护理风险管理
在急诊病人中,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急躁等焦虑情绪,特别是在外伤、车祸等意外伤害中,因为病人和家人对此缺乏心理准备,所以很难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在转诊过程中忽略了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很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理解和不满,从而引起争议。在转运过程中,要主动和病人做好交流,这样可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
严格履行告知义务,设立风险告知制度现阶段,大部分的医疗纠纷都不是由于医疗过错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一些人没有意识到医疗风险,不愿意承担。医学是一门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性的学科,其预防与治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个体医务人员难以承担起这一高风险因素的法律责任。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让护士和医生、病人都能清楚地看到护理过程中的高危因素,由父母主导到理解协作,这样既能让病人获益,也能让医护人员获益,实现双赢。
在转运过程中,以防有意识不清楚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定要用平车护栏或者是约束带,这样才能避免病人从床上掉下来,对病人的二次伤害,同时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避免强烈的震动,头要朝前,上下运动时,头要高;在转运前10min,与有关科室进行沟通,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简要的汇报,并对所需的专用设备(如呼吸机、吸痰器、心电监护等)进行说明,以保证接收科室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因为工作配合不当,延长病人的等候时间,从而使病情恶化。
1.3 效果评价
通过对急诊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接受方的满意度、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以 SPSS 13.0为统计工具,对住院病人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受科室的不满意及医疗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不满意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 ,P<0.05)
表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辜、接受科室不满意、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尽管从医院的路程很短,但它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高达73%的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死亡率上升了9.8%。除了病人自身条件的改变之外,还有环境和硬件(转运通道和交通工具),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责任心。在危险因素与管理方面,应全面提高对护理风险的意识,以降低护理风险为前提。
在紧急危重症抢救中,医院转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一旦处理不好,轻则会影响到病人的诊治,重则会出现事故甚至是死亡,这不仅会对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护患关系造成影响,也会引发法律纠纷。实践表明,在转运过程中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既能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预测能力,又能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使护理行为得到规范化,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感,降低他们在转运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从而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郭越;王秀梅;姜燕.标准化转运流程在胸心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17)
[2]倪晓;阮凌艳.医用电动转移车在卧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09)
[3]张凌季;丛清;袁亮.品管圈活动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名医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