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传染病预防知识现状及宣教效果分析
张雪梅 高变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雪梅 高变红,. 中小学生的传染病预防知识现状及宣教效果分析[J]. 预防医学杂志,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7.
摘要: 目的:调查中小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现状,评估健康宣教的有效性。方法:时间定位在2021年,对某市内中小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讲述,有实物展示、图片呈现、解决疑惑以及知识竞赛等,以分层抽样的方式挑选200名中小学生开展调查,研究这些学生在接受宣教之前以及宣教之后的思想行为变化,研究宣教对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产生的影响。结果:共选取两个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共200名。在宣教之前和宣教之后这些学生均主动参与问卷调查,有效收回问卷200份,回收率达到100.0%;在宣教之后,学生对传染性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与行为的改善效果也高于宣教之前,互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宣教之前,中小学生拥有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层面评分为(9.12±3.10)、预防行为层面评分为(7.66±3.21)、预防技能层面评分为(4.07±1.50)、健康层面评分为(17.52±5.30),多个指数均小于宣教之后,宣教之后中小学生拥有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层面评分为(12.69±1.23),p<0.05。结论:要想强化中小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应用效果,应关注宣教活动的开展,针对性加深中小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使得中小学生可以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 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宣教
DOI:10.12721/ccn.2025.157007
基金资助:

近些年,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人口流动程度加深,给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带来了一定条件,严重影响到我国人们的身心健康【1】。对于中小学,其作为未成年人的重点场所,学生在年龄因素影响下,匮乏对传染性疾病的知识了解十分常见,一旦潜在传染性疾病,势必会对学生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现阶段防治传染病尚未被完整纳入在教育教学体系内,每一所中小学都应该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干预,以保护学生生命健康为基准,加大力度组织学生学习传染性疾病的知识,通过科学宣教,探寻满足中小学学生掌握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有效模式,保障教育宣教的质量。为此对某个阶段内中小学学生200名进行问卷调查,把实际情况记录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某市内中小学学校的200名学生纳入分析范围,对此学校中以随机选取的形式挑选初中年级与小学年级各两个班级,给予抽选的班级内所有学生加以分析与调查。学生最小年龄是10岁、最大年龄是15岁,均数(12.03±0.46)岁。接下来是制定问卷内容:按照公民健康素养的传染性疾病预防准则,围绕近些年出现的严重传染病情况,完善传染病预防知识的问卷。

1.2方法

在2021年4月,安排调查工作者分析中小学对传染性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记作宣教之前,在同年的6月,安排调查工作者分析中小学对传染性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记作宣教之后。按照面对面访问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如实填写问卷,十分钟之后把问卷收回。

在具体宣教过程中,给医生留出充分时间,定期组织中小学学生加入宣教讲座,每一个星期举办两次讲座,共开展八次讲座。围绕讲授和操作结合的模式进行,有实物呈现、操作模拟、图片播放、互动交流、排除疑难问题、设定知识竞赛与技能比赛活动等【2】。首先医生对学生开展健康询问,制作生动课件,使得课件能够生动与形象。利用较多图片呈现出来,配合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赋予健康宣教过程具备一定生动性与趣味性特征。其次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知识加以手册制作,组织每一名学生认真阅读和体会;最后设定传染性疾病预防科普展报,带领学生循环观看,展出时间记作三个星期【3】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X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整体情况介绍

对某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共选取两个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共200名。在宣教之前和宣教之后这些学生均主动参与问卷调查,有效收回问卷200份,回收率达到100.0%。(中小学学生之前存在一定均质性,所以没有区别统计年龄信息以及性别信息,即学生的年龄与性别之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可以被纳入为调查研究的实施对象。

2.2学生对传染病预防技能的掌握情况

在宣教之后,学生对能够懂得“OTC”内涵的掌握有188名、占比94.0%,对主动从科普材料中学习知识的掌握有192名、占比96.0%,学生对合理了解乙肝两对半化验单的掌握有190名、占比95.0%,学生对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掌握有194名、占比97.0%,学生对传染性预防技能的掌握程度高于宣教之前,互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表 比较预防技能变化 例(%)

微信图片_20250310125519.png3.讨论

中小学生,其在发育关键阶段,自身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比较强,如果缺少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掌握,没能在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身体的健康很容易备受威胁。并且学生在积累知识和技能的黄金时期,可塑性也是比较强的,时常通过大众媒体获取生活信息,那么在学校中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教比较关键,特别是大力推广了传染性预防知识之后,确保中小学生可以健康生活。

在实际研究中,某学校中学生拥有的传染病预防综合素养不如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和学校开展的推广以及宣传工作存在关系。中小学生自身的传染病预防综合素养是需要不断提升的,特别是学生仅仅是了解到科普教育中存有的传染病,针对自身健康行为和自我保护技能的掌握都是不足的【4】。怎样加强中小学生对预防传染病知识掌握,其属于传染病预防宣教的基本内容。站在中小学视角下,学校教育便是其获取知识与积累知识的最佳途径,在校园之中要按照科学的健康宣教模式强化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意识。有效的健康宣教可提高中小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中小学生及时改变自身不良行为,以科学的教育模式为主适应中小学生成长需求,还能够保障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的时效性,产生了极强的推动社会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章美,姜朝明.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与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研究——评《学校卫生学》[J].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0):1601.

[2]惠强.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9):191-192+196.

[3]沈逸舟,徐水晶,彭洋. 600名高中生重点传染病预防知识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 宁夏医学杂志,2018,40(11):1047-1048.

[4]韦文宏,刘文娟,谭覃.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中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行为及干预需求调查[J]. 中国校医,2017,31(04):255+2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