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肺部发育不完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少之后,出生之后容易出现加重的现象,患者自身出现肺透明膜病,直接威胁到早产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肺表面活性物质以及辅助通气呼吸治疗的合理应用后,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救治效率逐渐提升。为了分析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势,抽取8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案例作为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常规治疗和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所有案例干预治疗之后对数据分析和总结,概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案例作为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男女分别是24例和20例,胎龄在30-39周,均数是35周。治疗组的男女分别是25例和19例,胎龄在31-38周,均数是34周。对比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对基本资料分析。
1.2方法
本次报道中对照组的案例实施的是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可对患者实施静脉或者肠胃营养,纠正酸碱平衡,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患者进行治疗,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经器官插管注射给药,而后进行气道正压给氧操作。实施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将PaCO2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在40-50mmHg之间,血氧饱和度大约是在90%以上。
治疗组的案例给予的是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给予50mg/kg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12h后,如果病情没有缓解,再次给予50mg/kg的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1.3指标分析
(1)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NBNA评分;
(2)两组案例的给氧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
(3)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
显效:24h内治疗肌张力恢复正常,经过检查后各项指标恢复。有效:经过检查后不存在异常反应,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无效:整体上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NBNA评分
研究和分析分析两组案例的NBNA评分,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低,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案例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值分析
2.2两组案例的给氧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对比
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值,治疗组的各项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如表2:
表2: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值分析
2.3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5.4%和72.7%,高于对照组将近20%,证实了治疗组的优势明显,数据分析如表3:
表3: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值对比(n,%)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较常见,称为是肺透明膜病,一般情况下足月新生儿或者早产儿出现后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合并症的现象,针对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进行干预和治疗。该病症比较危重,发展速度快,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肺表面活性物质少量缺少,临床症状比较轻[1]。患者出生3-4d后,等到患者肺成熟度增加之后,各种临床症状呈现好转的趋势。在当前结算,该病症的发生几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发病几率和胎龄之间有相关性,胎龄越小,发病几率越高,在临床治疗中,可能对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等构成威胁。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效果突出,在临床研究中,注射采用牛肺表面的活性物质符合治疗要求,该方式有效替代了内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了肺泡表面的张力,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萎缩的现象[2]。在临床治疗中,如何减少肺泡液体外渗是关键,依据动脉血气的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中,要求对家属进行对应的指导和帮助,增加对患者的了解,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此外阻断治疗可行性高,药物治疗后,提升了患儿的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值呈现恢复趋势[3]。
周世林等报道[4]中,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给氧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92.6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中实施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治疗组效果明显,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和其他文献的数据资料[5-6]对比,基本一致,证实了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效果突出,对于晚期早产儿以及足月儿给予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给氧时间,改善通气效果,整体可行性高。
参考文献
[1]司亚丽,王晋平,沈仙,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7(06):85-86.
[2]陈志宏.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0):5008-5010.
[3]王模奎,黄薇,苏华英,等.不同剂量国产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疗效[J].儿科药学杂志,2017,23(10):24-27.
[2]周世林,胡朝辉,陈佳,等.早期应用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随机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7):9-10.
[5]于普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5):67-68.
[6]淡云,王亚萍.双水平气道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05):957-958.
作者简介:陈霞(1978-),女,汉族,贵州大方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新生儿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