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汽车维修成本的增加、汽车生命周期的缩短及高新技术的逐渐发展,对电子诊断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子诊断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汽修方面契合度较高,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可以极大的提高维修质量与维修效率,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与政府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电子诊断技术与维修尤为重要,产业需着重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维修专业服务质量与配套电子诊断维修设备的研发,从而配套完成整体产业链。
1电子诊断技术
1.1电子诊断技术含义及工作原理
电子诊断技术是一种采用各种电子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如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位置传感器、水温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对整车进行全方位的故障检测、电路分析和信息数据分析操作,对故障进行逐一排除,然后通过电子诊断系统明确故障类型,并通过故障指示灯进行信息表达。其相较于传统汽修流程,电子诊断技术有着不需要拆卸汽车结构就可以对汽车故障部件进行排查的优势,通过快速无拆车的故障排除配合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库,能以较快的速度告知车主,从而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最大的改变是其动力组成从燃油变成了电能供应,故其电子系统会更加复杂,且能量来源均来自蓄电池。随着电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推进完善,许多汽车公司和维修单位都引入了电子诊断技术,建立了完整的基于电子诊断技术的信息维修管理系统。随着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在维修过程中生成的用户维修数据也能为今后的维修过程提供相应数据支持。由此也可以看出,电子诊断技术不仅是未来汽车维修保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服务升级发展的先决条件。
1.2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优势与价值
在新能源汽车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其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的不断提升是稳定新能源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技术条件。通过上述分析,目前电子诊断技术借助信息化设备可以完成对新能源汽车的故障诊断与及时排查,大大地提升了故障诊断效率,准确地分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发动机存在的故障,了解故障所在位置,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驾驶提供可靠保障。
1.3应用特征
首先,在汽车故障诊断方面。在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检修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汽车行业要求,人工检修逐渐被电子检修所替代。电子检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目前中国汽车检修行业主要运用的检修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检修效率,也可以提高故障检修的精准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各种具有先进技术的汽车相继被制造出来,汽车内置也会愈发复杂、精密。安全诊断系统是生产商家为确保驾驶者与汽车本身安全,从出厂即带有的系统,安全诊断系统可以将汽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故障问题进行储存,为后续汽车检修人员提供检修数据。
其次,在汽车工具方面。运用多种汽车工具对汽车进行拆卸,是传统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主要方式,这种需要多种汽车工具联合才能进行汽车维修的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维修时间,还会影响维修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而电子诊断技术,则不会存在上述问题,维修人员可以在不拆卸汽车的基础上,掌握汽车内部构造,了解车主想要检修的位置和要求。
2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分析
2.1继电器常见故障分析
在整车运行过程中继电器是其中最主要的运行部件之一,在新能源汽车运行中,需要继电器故障诊断控制系统的支持,但是部分新能源汽车很难实现继电器运行参数的完全监控,在驾驶员关闭K4后,总电压在超过2s后不能增加到正常电压的70%以上。此时,在预充技术的运行中可能会出现许多继电器故障问题,这使得很难获得继电器故障的完整性分析。并且,运行过程中的电机装置需长时间保持较高且稳定的电压输入,所以维修过程中,在关闭电机装置控制后,无法对其故障内容进行准确判断。更重要的是,机械式断路器装置不能跟上合闸控制的要求,不利于电源装置电压的精确控制。
2.2电机温度控制故障分析
电机温度是决定新能源汽车的行驶安全与稳定维护的关键,在运行过程中如若不能进行良好的温度控制,电机本身会存在寿命衰减与损伤,电机系统将进入异常工作状态,影响新能源汽车的行驶质量。如果电机装置不能得到良好的温度控制,其自身的工作将难以完成,甚至会出现停滞现象。所以对电机装置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在温度达到阈值时进行预警,对于保护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3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3.1电子诊断技术在驱动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应用电子技术诊断新能源汽车故障时,发动机检测是重要内容之一。当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启动失败的故障时,此时便可以运用汽车内部自带电子诊断系统联合电子控制单元(EUC)、传感器等实现全方位检测汽车内部执行器的目的,如果结果显示为电动机驱动系统存在异常时,技术人员便可借助电子诊断仪获得故障信息,确定故障的位置及原因。电子诊断技术同时还具备监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状态的功能,当系统存在异常时警报灯处于闪烁状态,提醒系统存在故障。当电路系统或者单体电池等故障引起动力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者运行不稳定时,便可以将汽车的备用系统与程序启动,便于准确判断出故障的位置,提升了维修的效率。
3.2电子诊断技术在制动系统维修中的应用
不管是燃油汽车或是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在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发生故障时,便可以应用电子诊断技术准确检测制动系统,明确制动系统故障的原因。例如:维修人员借助专业仪器读取故障汽车制动系统的相关信息,查看该数据有无异常,如果数据存在异常,便继续观察ABS灯的状态是否被点亮,ABS灯处于亮起状态时,则提示ABS存在故障,此时便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检测。另外,该技术在应用时还需要注意检查电力系统保险丝正常与否,同时在正常熄火后对报警灯进行检测,根据报警灯闪烁的次数,与车辆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故障码,以便迅速明确发生故障的区域。
3.3电子诊断技术在动力电池诊断中应用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为汽车提供充电和持续电力,因此该部位的技术要求性较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维修和保养,通过采集电磁管理系统的综合数据,对电池控制模块、通信模块、储存模块等信息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判断出该电池是否满足充电条件。假如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无故熄火时,维修人员则需要注意应用电子诊断技术检测动力电池是否和系统之间接触不良,如果确定为接触不良,需要适当调整动力电池,并同时对电池的环境温度进行测试。
3.4电气系统诊断
电气设备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像汽车的电源,开关的启动,以及灯光的控制,电气设备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电气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有时会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出现故障,人们常常无法预测,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于电器元件运行时间较长,超过其荷载范围,再加上行驶路面不平,引发了电气系统内部出现短路,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年限较长,电气线路逐渐老化,蓄电池也不能有效供电才引发了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相对于新能源汽车出现的紧急故障,这种情况的风险性较低。但不管是哪种情况引发的电气问题,电气系统的原有功能都会降低,包括整车,控制器,唤醒源,用户操作等各方面的静态电流都会出现问题,电平衡,标准工况,高压等方面也会不正常,这些都会导致汽车不能正常行驶,这种情况下采用电子诊断技术就能对新能源汽车展开综合的检测,并依据其相关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从而提高电气系统维修的质量。
4电子诊断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仍是电力,少部分是油电混合型新能源汽车。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车内安装许多电子元件和电路,而实际的电压和电流设备也更加复杂。整车维修过程中,若采用传统汽修中先进行拆卸再进行故障排查的流程,在拆卸过程中很容易损坏精密部件。因此,与传统的手动操作相比,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更适合应用电子诊断技术进行维修,其速度和精度也超出了传统操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子诊断技术中,虽然可以检查绝大部分内部原件,但仍无法检查其全部内部部件。因此,在使用电子诊断技术检查新能源汽车故障时,并非所有故障都能排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新能源制造商可以在生产汽车时将特定的汽车附件数据和信息传输到电子诊断系统,结合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及互联网技术,从而拓宽汽车数据,根据监控中心与数据库服务器远程对客户端故障进行信息采集与故障分析,同时,保证了电子诊断技术具有全面的检测数据,尽可能改善新能源汽车检测中的不足。在电子诊断技术的后续发展中,随着技术研究体系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所有内部故障维修都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
结束语
电子诊断技术就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维修中最核心的技术,它的存在能够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高效的检修工作,不仅能够做到缩短故障诊断的时间,还能够提高诊断的准准确性。因此在绿色发展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丛晓英.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20):126-127.
[2]李锋.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及其运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20):134-135.
[3]潘亮.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0):80-81.
[4]王宏伟.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