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以中老年体弱者居多,发病后应积极治疗,以免梗塞部位短时间扩大,造成病人痴呆、偏瘫等肢体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本文针对性分析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30位于2022年7月-2023年2月间脑梗死康复期病人进行研究,分析两组研究资料。A组中病人男士34位,女士31位,年龄区间在43-84岁,平均(62.16±11.78)岁;B组中病人病人男士33位,女士32位,年龄区间在44-83岁,平均(61.93±12.61)岁;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为在书面协议上签字确认,同意参与本次调研,且临床资料完善,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者、精神类疾病者、心脏安装起搏器者,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B组施行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组建护理小组,成员需参加岗前培训,熟相关护理知识,交流护理技巧。(2)具体实施,全面评估病人的相关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连续性护理方法;由责任护士收集病人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事先建好微信群内做出精确的解答;同时对病人的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做针对性指导。A组在连续性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如下:(1)饮食施护。建议痰热内结病人多食用白萝卜,气虚血瘀病人多食用桃仁黄芪粥,肝阳上亢病人多饮用菊花茶。因为白萝卜可以降血脂、化痰,黄芪可以活血,菊花可以泻火。同时还要多吃鱼肉、牛羊肉等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促进身体健康【2】。(2)生活施护。调整作息时间,9点睡6点起,午休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注重保暖,特别是冬季和初春,避免大汗伤阴。(3)按摩施护。每天一次按摩合谷、肩隅、肩井、足三里、昆仑、阳陵泉等穴位,每次3分钟,肝肾阴虚病人还要加按太冲、太溪穴,脉络空虚病人加按风池、外关穴。
1.3判定标准
针对130例病人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判定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以[n(%)]为代表,选用(x̄±s)计量资料表示,进行X2、t检验。文中所有采用数据均为我院真实数据,借用SPSS19.0数据包处理结果显示P<0.05,存在组间差异。
2 结果
表1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变化情况(x̄±s)
表1: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总有效率[n(%)]
3讨论
脑梗死可造成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脑功能缺失,引发大脑动脉循环系统障碍。该病发病突然、迅速,病人会出现神志障碍、嗜睡、昏迷、神志不清、偏瘫等症状,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获取疾病信息,再进行辨证施治,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护理,如调整作息时间、改善饮食习惯、刺激穴位按摩,对改善病人的运动神经功能有重大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A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B组76.92%,P<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施以脑梗死康复期病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突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自理能力评分较高,对病人的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全方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19(4):2.
[2] 陆兰.中医辨证施护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家庭医药, 2020.
[3] 安海平.中医辨证施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