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
王妙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妙虹,.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J]. 护理研究杂志,2025.6. DOI:10.12721/ccn.2025.157492.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名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以血压控制、用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 观察组在用药依从性、饮食调节、戒烟戒酒、适量运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模式;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依从性
DOI:10.12721/ccn.2025.157492
基金资助:

引言

血液透析(血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终末期肾脏病并发症,其中包括高血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我国当前血透患者的数量已超过百万,血压控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疑难诊疗问题。虽然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仍有许多患者无法达到血压控制目标[1]。不同患者的具体状况差异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干预方式以改善血压控制情况。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针对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医疗模式,旨在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并尽可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主要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分别在个性化护理模式下的30名血透患者以及传统护理模式下的30名血透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所选患者全部来源于我院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的血透病房。根据计算机随机抽样法,将这6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患者。

观察组的患者年龄范围为28-68岁,平均年龄为(48.32±5.47)岁,病程从3个月到7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41±0.57)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9-69岁,平均年龄为(47.48±5.39)岁,病程从3个月到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51±0.63)年。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的一致性和研究的可比性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所有患者在研究开始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依从性都没有明显差异,保证了研究的有效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血透护理,包括医嘱用药、饮食调节、戒烟戒酒、恰当体力活动,并对病情变化监控。对预防及处理并发症也进行一定的教育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会重点关注患者的血压控制,并对其进行定期测量和记录。

观察组则在这基础上,实行了个性化护理。它依赖于系统性、完整性评估,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于其的护理方式。个性化护理充分听取患者对病情的感受、理解和需求等方面的描述,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后定制出适应患者状况的护理方案。

个性化护理涉及方案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控制、习惯改变以及合适的运动量等要素。患者接受护士的个性化指导后,可以更有效依从医嘱用药,饮食更趋健康,更愿意戒烟戒酒,并且积极参与适量运动。这样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更全面了解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治疗方案执行水平。

护士在个性化护理过程中,还加强了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紧张并抑制疾病的恶化。观察记录每个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并观察其效果,确保护理行为带来最大程度的利益。实施护理行为时,患者也要积极配合,以最好地控制血压。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本研究以两组血透患者的血压控制结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参照其他相关指标。血压控制评定标准主要考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数据以mmHg来量化。血压控制结果采用护理前后的对比形式,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来确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

另一评价指标是患者的依从性,这包括用药依从、饮食调节、戒烟戒酒和适量运动的依从性。结果以例数和百分比的方式呈现,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研究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的性质,使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了t检验和“x̄±s”方法进行描述。对于依从性,饮食调节,适量运动,和戒烟戒酒等分类数据,采用的是卡方检验,并以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结果对比

护理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变化,但在两组间收缩压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张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用药依从性,可以发现,在用药依从率、饮食调节、戒烟戒酒及适量运动四个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来说,观察组在用药依从性上达到了73.33%,在饮食调节和适量运动方面达到了83.33%和86.67%,在戒烟戒酒方面达到了80.00%。详见表2。这说明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血透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相关健康行为。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结果对比(x̄±s) 1.png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例, %)2.png

3 讨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下降,且舒张压稳定性较好。这与传统护理方式的对照组相比,改善是显著的(表1)。血透患者的治疗离不开规范的用药,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本研究在观察组30名患者中,73.33%能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而对照组则高达93.33%,看似对照组表现较好,在饮食调节、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三方面,观察组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揭示了个性化护理模式并非简单地强调病人的医嘱依从性,而是全方位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并根据各种因素进行因人施护。通过综合调节患者的生活习惯,加强教育引导,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艺李岩.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晨起血压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03):127-130.

[2]郁丽静梅丽霞.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上海医药,2021,42(16):41-44.

[3]岑瑜.优质护理中健康教育流程再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3,8(06):675-67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