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大多数航空企业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而言,主要存在缺少适应国际化开发市场人才、缺乏懂技术和善管理复合型人才、留人和育人遭遇瓶颈、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制约了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队伍建设理念、方法,以人性化管理提高人才福利待遇,结合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出企业特色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
1.推进航空企业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和人才是航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推进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软实力。企业要明确终极发展战略目标,从专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激励机制效果不佳、管理力度不足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推进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先进性和完整性,进而使技术性人才队伍结构最优化,能够充分发挥出各专业技术性人才能动性,积极搞科研和不断创新安全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经营和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1.1加强校企联系,打造良性协作发展机制
专利成果转化率低一直是航空企业发展的的瓶颈,许多航空企业没有完善的科研人才队伍,并且我国绝大多数的技术专利集中在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对于航空企业而言,其独立自主的技术研发能力一直比较低,使航空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竞争力方面,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同时依靠购买专利使用权、产品等也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加大了企业成本损耗,减少了企业经济收益。为此,航空企业应当进校园、跑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也应当走入社会,引进一些市场竞争机制,来满足学校科研人员的创新需求,将企业的发展与这些科研机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打造良性协作发展机制,将极大地提升院校相关研究经费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可以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为航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满足企业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需求。
1.2打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技术性人才科研积极性
航空企业需要积极主动的调整科研成果与专利权归属,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对技术性人才的福利待遇,进而为其获得优质资源提供保障,调动其科研积极性和能动性。结合国家出台的科研政策,实行“放权让利”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产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科技产品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还可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成功经验,结合航空企业自身实际经营和发展情况,推出合同协商激励机制,加大对专利发明人才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力度,并使之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条例,支持和鼓励技术性人才进行科研创新,鼓励航空企业将专利成果市场化,以获取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效益,在企业获益于专利成果的同时,调动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或者生产专业产品的积极性,进而同步推进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以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需求。
2.推进航空企业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化措施
2.1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实现人才结构最优化
为了保障航空企业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合理性,量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标准,合理规划技术性人才结构,应结合企业经营和发展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以健全的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人才的管理效果。可根据技术性人才指标细化考核评估标准,制定人性化人才指标管理体系,规范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估程序。通过考核评估分析合理界定人才,结合人才需求制定福利待遇,以人性化的动态管理原则,调整专业知识、年龄、岗位、层次等不同人才结构,实现新老员工的人才结构最优化,打造一支懂技术和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满足企业对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的高要求。加大技术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使技术性人才始终储备充足,人才结构科学合理,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先进性、稳定性、全面性。
2.2知人善用选拔人才,推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要想充分发挥出技术性人才的能动性,航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知人善用,在人事调动时,应确保各专业的技术性人才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在岗位中真正能够学以致用,为企业贡献力量。企业要积极探索选拔人才的方式,使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被任用到适宜的工作岗位,避免人才埋没和流失,使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技术骨干等人才,通过组织推荐、后备培养、考核选拔等方式加入到技术性人才队伍中。给技术性人才交任务、压担子,通过实践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性人才,人力资源部门要协调提供岗位,选拔有能力的技术性人才给予职务晋升、 担当部门负责人、选进党政领导班子,改变干部任免中论资排辈的现象,让更多的技术性人才得到锻炼。加强对技术性人才工作环境、设备等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对具有一定学历且成绩突出的技术性人才可以破格升职,着力抓好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竞聘上岗试点工作,实行公开招聘、公开推荐制度,全面发展技术性人才,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为技术性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搭建舞台。
2.3定期组织人才培训,满足航空企业发展需求
要坚持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坚持短期与长期学习相结合,以短期为主;坚持技能、能力训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以技能、能力训练为主;坚持现场培训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以现场培训为主;坚持生产实用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重点突出能力训练,切实加强技术性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技术性人才的综合能力;要选择合适的培训人员、科学的培训方法,确保培训的效果。将培训效果纳入经济考核,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要做好新进员工的入厂教育培训。从企业文化、特色技术、设备、安全生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企业愿景等方面进行入职教育,让新进员工能迅速完成角色转换融入企业,进而满足航空企业发展需求。
结语:航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环节,应结合企业经营和发展实际情况,打造适宜的激励和考核评估机制,使各专业技术性人才能够人尽其才,并胜任到适合的岗位中,发挥出技术性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航空企业应努力开拓科研产品市场,加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定期组织培训推进人才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扩大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规模,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吴丽.浅析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技术性人才队伍建设[J].才智,2013(17):1.
[2]杨丽.基于珠海航空产业园区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J].科技视界,201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