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储备人才重大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培训分析
王昭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昭敏,. 重症护理储备人才重大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培训分析[J]. 中国护理学报,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已充分展示出护士培养的不足,必须认真反思在护士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改善,切实增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目前,学校的职业预防教育的研究深度和实训课程尚未做到应对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应有的防范能力。怎样培养传染科的临床医护工作者,让其更有效地了解与传染病的有关专业知识,做好知识技术储备,从而成功处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面向在职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及护生设计完善国家突发传染病预防教育系统,以及全国性或地区性传染病预防治疗中心,对其开展护士应急能力培训具有十分关键的现实意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重症护理;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培训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基金资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0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诊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一般资料,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22~90岁,平均年龄(64.24±2.11)岁,体重指数21~25kg/m2,平均体重指数(23.24±0.45)kg/m2,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15例、中学及以下45例。

1.2 方法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医院在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中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采取传统防控方式,即发现传染病例后对其进行单独隔离,积极查找感染源,确定传染病类型,对患者进行综合化、规范治疗。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开始实施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强化突发传染病防控。具体管理防控预案:(1)完善传染病防控与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制度:根据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与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突发传染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具体工作内容进行确认,制定严格的传染病防控与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制度,约束并指导相关工作开展与落实。要求医院各科室根据与患者的接触程度、疾病类型、病情情况等进行传染病防控等级划分,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对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使用情况等进行流程制定,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例如,医院需要对就医患者进行病情询问,根据患者是否发热、咳嗽等进行合理的导诊、分流。对可疑的传染病患者进行妥善的隔离、转运与安置,做好消毒。(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与医院感染管理的技能培训。针对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程度、病因、症状、识别、治疗等进行系统教育,提高抑郁人员突发传染病的识别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同时需要做好医护人员防护物品穿脱练习,熟练掌握吸氧、吸痰、插管、输液、呼吸机使用等各项诊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3)合理划分医院区域:医院需要提前布置隔离病区,对部分病情严重、呼吸疾病等病房做封闭管理,患者与医护人员分别从不同的通道进入病区。将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区分,安排在不同的病房。医护人员进入病区需要做好清洁、消毒,做好手卫生。(4)医护人员休息区准备:为医护人员提供专门的生活区,执行生活区管理制度,做好生活区保洁、消毒等,保证医护人员安全,降低感染率。(5)物资储备:准备好各项诊疗物资、生活物资,时刻做好封控准备,对饮用水、药品、抢救物品等充足准备,保证日常生活、诊疗工作。对各种物品妥善、统一管理,按需分配、领用,做好记录。各种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使用。(6)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为患者做好隔离防护,医护人员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N95防护口罩,戴好医用手套、穿戴防护服、佩戴防护面罩。(7)病区、物品消毒:每天定时对病区与物品进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墙面、地面、台面等进行全面喷洒消毒。医疗废物统一处理,放在专用的垃圾桶中,盖好盖子密封。病房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20~30min。

1.3观察指标

比较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实施前、后院内感染发生率,管理满意度以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1)感染发生率:统计医院感染的患者例数,感染发生率=感染患者例数/总人数。(2)管理满意度:采用自治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信度0.845、效度0.886),对医院感染管理防控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分值0~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3)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采取自制质量调查表(信度0.854、效度0.867),从传染病识别、感染管理防控措施、医护人员风险意识三个方面评价。分值0~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做到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护理应急预案

由于护理的应急预案,更多都是在卫健委以及医院整体灾区应对突发卫生事件基础上,结合护理工作本身的专业性、特殊性而制定,因此制定简单、科学、明了且易于操作的应急预案,能够有效地防范疫情。这也是现代护理管理者针对一些突发传染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在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之前,务必要提前针对一些应急预案的类型、风险科室等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估。而伴随着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立和成熟完善,国家卫健委的一系列应急预案随之发布启动,使得当前我国也已经有多个版本的成熟完善的应急预案。但是,各个医院的护理部门在制定传染病的护理应对机制时,也务必要结合所在部门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和传染病的病因以及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这样也方便临床护士进行学习和查阅,并且培养其形成一种良好的应急护理意识。

3.2 重症护理储备人才重大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培训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挖掘并提升重症护理储备人才的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对充分发挥护理价值、促进我国护理队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症护理是在护理学、重症医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针对重症患者,以解决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问题、改善器官功能及预后、促使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为特点的护理学科。然而,除重症医学科护士外,普通病房护士由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较少,重症患者抢救技能不熟练,接受的应急培训较缺乏,导致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能力不足。本研究从制度与伦理、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3个维度对非重症护士进行系统培训,体现了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二级指标中,“传染病相关知识理论与护理操作”与“心理调适”权重占比最大。在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过程中,护士熟练掌握传染病相关的防护措施是保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基础,实用的心理调适措施可以帮助护士改善恐惧、焦虑、强迫等心理反应,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保障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重症护理储备人才重大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培训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护士面临重大传染病救治工作时的实际感受和需求,培训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防控预案在突发传染病防控中应用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传染病防控与感染管理防控质量。

参考文献:

[1] 阚庭,陈楚琳,黄燕,等.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04):116-117.

[2] 阚庭,陈楚琳,刘晶晶,等.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培训项目的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02):244-248.

[3] 刘慧娟,邵艳玲,杨滢,等.北京地区非传染科医务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1):115-116.

[4] 肖冬姐,陈海燕,肖海艳,赵莉.护理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0,34(24):183-18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