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感染预防的影响
王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佩,. 探究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感染预防的影响[J]. 预防医学杂志,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034.
摘要:
目的:探讨探究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感染预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间收治的64名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常规、集束两组,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感染发生率。结果:集束护理小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参数均高于常规组,其患者感染发生率6.25%远低于常规组25.00%,P<0.05。结论:通过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导管留置时间,对感染预防工作的推动产生积极影响,有临床研究意义。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感染预防
DOI:10.12721/ccn.2025.157034
基金资助: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在ICU病房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能力,维持其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性。但随着其应用范围的增加,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也随着提升,因此临床上比较重视对该治疗方式的护理监护,通过搭配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感染、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探究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感染预防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病房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时段内接受的6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集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常规组有男患例18名,女患例14名,年龄区间为31~64岁,平均年龄为(47.66±4.38)岁;集束组有男患例19名:女患例15名,年龄区间为32~65岁,平均年龄为(48.61±4.23)岁。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意识清楚,其家属已了解实验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书,其他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常规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为集束组,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专项护理小组:由ICU医生与护士长组织成立专项护理小组,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是收集整理患者信息资料,制定相关的体征监察表,判断患者康复情况,为后期护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第二是做好组内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集束化护理模式、中心静脉导管易感因素等知识的了解程度,并结合组内患者治疗,进一步整理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制定好相应的护理计划。②护理工作开展步骤:首先护理人员要进一步规范置管操作流程,及时制止、纠正不良操作行为。第二要做好导管维护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护理操作,利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好导管接头,使用时先用葡萄糖酸氯已定醇进行消毒,接下来在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如果患者所需的输注液体易促进细菌生长,需要定时更换输液装置,若液体不易促进细菌生长,则可适当延长更换间隔。第三要做好每日滞留导管评估工作通过加强对患者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的监测,及时发现一些感染征兆,并通过血样化验,来确定其感染程度,给予上报处理。另外还要定时为患者更换刺穿部位的敷料,若发现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情况,要立即进行更换,在更换期间也要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及调查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导管滞留时长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选择院内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从护理环境、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心理疏导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数越高越好。

1.3.2 感染发生率:通过临床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症状类型与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X2,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结果

2.1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集束组患者住院时间、导管滞留时间更短,其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比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x̄±s)

微信图片_20250310143536.png2.2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集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25%远低于常规组25.00%,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表二.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n,%)

微信图片_20250310143539.png3讨论

ICU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收治、抢救一些危急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其不仅能提高给药安全度,还能有效减少反刺穿数,降低患者痛感。但由于ICU患者往往处于危急病情状态,所以其免疫功能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类感染症状,降低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3]

本次研究表明,集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更高,其感染症状发生率也比较低,护理效果更好,其原因分析如下。首先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在开展护理工作前,护士长会先对组内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其专业性,还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减少了一些不必要护理工作的产生提高了护理效率与质量。第二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有助于加强护理针对性。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集束化护理更具有目标性,护理人员的护理计划也都是围绕护理目标展开,不仅加强了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护理质量[4]

总而言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为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感染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莉.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959-962,987.

[2] 陈月娥.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感染预防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7):193,198.

[3] 孙红.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J].药品评价,2019,16(20):18-19.

[4] 任洁.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质量及感染预防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92,9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