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气设备在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先进的电气设备更是不断涌现,给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同时给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加强电气控制电路建设和管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至今还无法完全避免电路故障的发生,而这种故障一旦出现,轻则影响了供电稳定性,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影响;重则造成电气设备损毁,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做好电路故障检修十分必要,对促进电力事业发展有着一定支持作用。
1、常见电路故障概述
电路故障是当今电力工程中常见问题,其检修是衡量维修电工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宏观上促进国家电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在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多元化和电气设备精密化的时代背景下,电路故障维修越来越被业界关注,这也要求在电路故障维修之前必须明确故障类型,就目前常见的电路故障类型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1.1电源类故障
电源是电力系统最为基础的组成,也是电路运行之中故障发生率最高的部位,因此当前维修人员在排查电路故障的时候首先要重视电源故障的排查。通常情况下,电源故障的出现和发生主要包含了三种,首先是电力系统电压异常引起了电源故障,其次因电力系统短路引起电压和电流故障;最后因电力系统损害引起电源电压过高或者出现了电压供应过低的现象。
1.2电气元件类故障
电气元件在当今电力领域越来越常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电气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电气元件故障的出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电气元件本身质量较差,达不到预定标准而引起的电路故障;另一种则是电路运行过程中因外在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电气元件出现损坏,进而引发电路故障。
1.3线路类故障
线路类故障通常也被称之为电力系统本身故障,是最不容易发现和排查的电力故障之一。目前常见的电力故障主要包含了电路接触不良、线路终点、接地不合理以及短路故障。在这些故障中电路接触不良表现的最为突出,也最为常见。
2维修电工电路故障的检修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电力检修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即便如此,面对日新月异和不断复杂的电子设备,传统维修电工所采用的电力故障检修方法仍然力有不逮。因此,为了更好的规避上述电力故障的出现,常用的故障检修方法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
2.1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也被称之为主观判断法,是利用维修电工本身具备的电力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故障发生范围、发生部位以及发生时间采用听、看、摸、闻等方式进行判断和处理的过程,也是目前最简单、最常用的检修方法。具体而言,问:主要是维修电工向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询问设备运行情况,主要是了解设备在发生故障前后出现的变化;听:主要是聆听设备运行声音,观察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声响,并且根据异常声响的具体位置来锁定故障发生区域;看:是通过对设备内部的情况进行观察,详细观看是否存在烧焦、断裂、松动等现象;摸:是在电源切断之后快速触摸发热部位和异常部位;闻:则是通过维修人员的嗅觉系统来判断电气元件是否存在烧焦问题。
2.2逻辑分析法
所谓逻辑分析法,是指以电路图为参考来对控制设备、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环节进行分析,并结合故障的实际现象缩小故障排查范围,及时找出最核心的故障发生点。在逻辑分析法中,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是关键。通常情况下,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需要包含以下几大步骤。第一步,对主电路进行分析,对电动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进行电气制动方法的制定,例如电气启动、电气调速以及电气制动等。第二步,对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即按照主电路的分析结果来进行控制电路相对应控制环节的明确。第三步,对辅助电路进行分析,即根据控制电路的实际情况分析辅助电路,明确辅助电路的运行情况,例如照明情况、电源显示情况等。第四步,对联锁和保护环节进行分析,为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与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供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根据主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的实际情况来对联锁和保护环节进行分析。
2.3试验观察法
在不损坏电气设备,不扩大故障影响范围的情况下,接通试验线路,并对电气元件、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观察,检查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符合相关运行要求,进而快速锁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回路。
2.4测量法
通过仪表、专业电工工具也可以对电路进行带电检查或者断电测量,进而明确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常用的测量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阻分阶测量法,另一种是电压分阶测量法。
3维修电工电路故障检修的标准步骤
3.1维修电工电路故障的标准排查步骤
针对电路故障的检查与维修,难度最大的就是故障排查阶段。而标准的故障排查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观察熔断器的溶体是否出现了熔断现象;观察线路元件是否出现发热、断线以及被烧毁现象,检查螺钉是否出现松动;观察触点是否存在严重的积尘现象以及氧化现象,并对容易受潮的插件、活动频率较高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2)在发现电路故障的时候,维修电工还需要在第一时间与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沟通,向其询问故障前后电气系统以及机械设备等的实际运行情况,询问其电气系统或者机械电路的运行原理,从而严格按照电路原理对故障部位进行检查,提升故障排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与操作人员的沟通主要包含系统功能异常、故障发生过程、故障发生时的异常现象、是否出现故障先兆、操作方法是否正常等方面。
3.2电路故障的全面检查分析
(1)常规保养例行检修。针对电路故障的常规保养例行检修,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①先对电路元件以及线路上的污垢进行清理,避免这些部位出现漏电情况。②对元件导线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查,确保端子排没有锈蚀现象。③加强运行状态时间较长的元件检查,确认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更换。2)多故障并存电路排查。按照一定的主次顺序对多故障并存电路进行逐一排查,在对其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分析、判断、检查、维修”的四步基本规律。
4结语
总之,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普及和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加强电路故障检查和维修,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电气设备运行正常,为其性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保障。因此,维修电工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电路故障排查技术,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电路故障维修检验,并根据电路故障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检查与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蕊. 维修电工电路故障检修方法及技术探究[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
[2]曹东平. 维修电工电路故障检修的方法和技术研究[J]. 轻松学电脑, 2019.
[3]张六毛, 朱春艳. 浅析维修电工电路故障检修的方法和技术[J]. 青春岁月, 2017, 000(023):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