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余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余磊,. 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杂志,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4.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妊娠糖尿病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2021年4月,选取104例妊娠糖尿病进行研究,通过单双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联用降糖药物口服治疗,获取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及血糖水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69%小于对照组28.85%(P<0.05)。用药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采用常规治疗期间,联合降糖药物口服,可提升用药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胰岛素;降糖药物;不良妊娠结局;血糖水平
DOI:10.12721/ccn.2021.157114
基金资助: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该病主要病理特点[1]。妊娠糖尿病是比较特殊的糖尿病,妊娠期起病,但未妊娠前无病[2]。妊娠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危害性较大,会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发生妊娠糖尿病后,需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干预。若病情较轻,则不建议用哟,指导孕妇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达到降血糖的目的。若这一类基础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联合药物。胰岛素皮下注射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但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口服降糖药物也是临床常用糖尿病治疗方案,药物降糖效果较好。基于此,本文以2020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探究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2月-2021年4月,选取104例妊娠糖尿病进行研究,通过单双数法分组,每组52例患者。纳入标准:(1)妊娠期间筛查糖尿病,检出血糖异常升高,糖耐量显示异常;(2)妊娠前无糖尿病史;(3)对自身病情知情,愿意配合临床积极治疗;(4)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已经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2)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3)存在脏器功能严重障碍;(4)中途退出研究。对照组初产妇及经产妇各有42例、10例,年龄大小区间20-38岁(29.37±3.15)岁,妊娠时间20-34周(27.39±2.81)周。观察组初产妇及经产妇各有44例、8例,年龄大小区间21-38岁(29.65±3.18)岁,妊娠时间21-34周(27.60±2.84)周。上述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患者确诊疾病后,均进行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调整生活习惯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联用胰岛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786,10ml:400单位)皮下注射,一次注射20U,一天用药3次,持续用药1月后评估效果。

观察组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与降糖药物口服治疗,二甲双胍(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54,0.5g*30片)口服,一次500mg,一天用药3次,持续用药1月后评估效果。

1.3观察指标

(1)不良妊娠结局,包含早产、巨大儿两项;(2)血糖水平,包含指标有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两项。

1.4统计学方法

予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本研究数据计算,计量资料(血糖水平)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妊娠结局)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n=52例,n/%,例)

1.png

2.2血糖水平比较

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为比较指标,用药前比值显示(P>0.05),用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血糖水平(n=52例,x̄±s,mmoI/L)

2.png

注:与同组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认为,妊娠期间糖代谢发生异常,导致人体糖耐量减退,是诱发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则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母婴生命安全。确诊妊娠糖尿病后,临床多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胰岛素可在糖代谢调节过程中发挥较强的作用,可促使相关组织细胞摄取分解葡萄糖,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皮下注射胰岛素,虽然具有一定的血糖控制效果,但需要不断调整药物剂量,否则患者有一定几率发生低血糖。而高血糖或低血糖,均会对母婴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3]指出,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糖尿病的同时,给予降糖药物口服,可进一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人体胰岛素的敏感度,提升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二甲双胍是常用降糖药物后,口服后由小肠吸收,在人体中无需经肝脏代谢,代谢完毕后以原形随着尿液排出体内。药物本身并无肝肾毒性,只要患者具有正常肝肾功能,则可应用该药。二甲双胍应用后,患者不会有低血糖现象发生,服用后不会影响胰岛素分泌。二甲双弧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不仅不会对药物作用造成影响,还可发挥协同作用,提升用药效果。司维霞[4]研究指出,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可提升妊娠糖尿病的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睡前血糖控制效果,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5.41%VS 21.62%),可改善母婴结局。本文赞成上述观点,观察组用药后的血糖水平更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69% VS  28.85%)更低。

由上可知,妊娠糖尿病采用降糖药物口服治疗,可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苗芸,孙婷,李俊玲.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 药物评价研究,2019,42(9):1806-1809.

[2] 安艳芳,孙娜芬. 参芪降糖颗粒辅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4):294-298.

[3] 司维霞. 口服降糖药物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1,24(4):95-9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