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技术预防艾灸烫伤可行性研究
刘玉麒 安一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玉麒 安一丹,. 利用现代技术预防艾灸烫伤可行性研究[J]. ,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9.
摘要: 烫伤是艾灸过程中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不仅在身体上对患者造成伤害,还在心理上增加患者的负担。传统研究常侧重于研究护理干预或研发新型艾灸工具控温以预防艾灸烫伤,本文探索使用器械辅助护理预防艾灸烫伤是更为有效的预防方式。
关键词: 艾灸;烫伤;测温
DOI:10.12721/ccn.2023.157059
基金资助:甘肃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

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名医别录》云“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官,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正因为艾灸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当代人保健的一种常用方式。不过使用传统艾灸也有一定的风险,艾灸需要使艾草燃烧,操作不当易烧伤烫伤,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并仔细巡查,消耗人力。这些缺点对传统艾灸的普及有所阻碍,本文试图论述在不影响传统艾灸的效果下,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艾灸进行测温报警,辅助护理达到降低传统艾灸烫伤风险的目的。

1 传统艾灸对比现代艾灸的优势

艾灸疗法从其操作方法和特点上可分为传统艾灸疗法和现代艾灸疗法。传统艾灸主要有悬灸、瘢痕灸、温针灸、隔物灸、艾灸器灸法等,相对于现代艾灸存在一些共同的优势。

1.1 操作精确灵活 

灸法史书中规定了24个禁灸穴,一些传统艾灸方式如艾柱悬灸,可点对点地对穴位进行艾灸,即使施术穴位周围有禁灸穴也不会误灸。传统艾灸经过从古至今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对各种疾病的治疗都有较好的方式和效果。现在临床上使用的现代艾灸仪器多为大面积加热,不能精确避开禁灸穴,可能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不能满足所有的治疗需要。现代艾灸主要靠治疗仪器对患者进行治疗,且针对某种治疗方式就要设计一种仪器,不能覆盖到所有疗法,对于各种证型的疾病无法灵活准确的选择治疗仪器。

1.2 艾烟有特殊疗效

艾灸的作用不仅在热和光磁上,艾烟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抗菌消毒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调脂作用。[1]艾叶的挥发油在燃烧时随烟一同进入呼吸道,平喘效果更加显著。[2]艾烟对炎性反应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 AS 病变的炎性反应中,对小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都有显著的良性效果[3]。艾烟还具有抗过敏、抗癌、止血抗凝血、镇静等作用。艾灸时开窗通风,将艾烟控制在一定浓度下,艾烟基本不会产生严重毒性。现代艾灸为了避免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将磁疗法与计算机电子技术结合起来,以不燃烧为特点设计仪器,不会产生艾烟,所以没有艾烟这一独特的疗效。

1.3 方式多样

传统艾灸形式多样,如瘢痕灸、雀啄灸、回旋灸、隔姜灸、督灸等,不同的形式灸法针对不同病症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如使用艾柱悬灸时可补可泻,补法施灸,将艾炷点燃,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热力缓缓透入深层,可以补虚扶羸,温阳起陷。灸治完毕后,用手按住施灸穴位,使阳气聚而不散。而泻法施灸,将艾炷点燃后,用口速吹旺其火,使其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完不按施灸穴,邪气可散。由此可见一些传统艾灸手法较为复杂,即使现代艾灸有一部分传统艾灸的作用,但对于一些操作复杂的传统艾灸则无法完全替代。

2 传统艾灸存在的问题

2.1 易烫伤

艾条燃烧是中心高温区,最高温度超过800°C,外围低温区最低温度也超过400 °C[4],远远高于皮肤的耐受程度,极易烫伤。艾条燃烧过程中易有燃烧不尽并且仍带有火星的艾灰脱落,灼伤皮肤,会给受灸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烫伤为艾灸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有些阳虚患者喜热,会自主提高艾灸温度或者延长艾灸时间,医务人员不易察觉,患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低温烫伤。

2.2 看护不便

一些传统艾灸操作方法复杂,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不断巡视,一旦患者出现不适就需要及时调整处理,占用了很大人力资源。如果遇到医疗资源短缺,人手不足,患者不能被及时照看,则极易出现隐患。一些感觉功能减退的患者不能准确感受温度,或言语(认知)功能降低不能表述,不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也很容易导致烫伤发生。

3 现有对预防艾灸烫伤的研究

目前对预防艾灸烫伤的研究集中在提高护理干预,均没有提出利用现代技术预防艾灸烫伤。具体方法有:通过改良使用器械、加强对医生-护理-治疗师的全员培训以降低艾灸烫伤风险;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预防艾灸烫伤;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预防艾灸烫伤等。

4 现代技术可解决的主要问题

传统艾灸有着易烫伤和看护不便的缺陷,所以我们要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艾灸时温度的监控、艾灸时间,以及如何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看护质量的问题。

4.1 控温

艾灸温度并不固定,使人体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人身体所能承受的耐受温度是小于60°C,故艾灸温度一般不超过60 °C,一些感温异常的患者则需要医生通过经验适度降低。

4.2 限时

   艾灸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艾灸的程度进行增减。当人体的局部长时间与高于45°C的温度接触时,由于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逐渐适应了与该温度的接触 , 就不会引起痛觉的感应,容易造成低温烫伤,因此若增长艾灸时间则一定要避免低温烫伤。[5]

5解决方案

5.1 方案举例

使用艾灸测温报警仪进行预防。点燃艾灸前将所设计的艾灸测温报警装置的感温探头用裁剪好的隔热胶布粘贴在人体皮肤上,位置对应在点燃的艾柱正下方。将连接感温探头的传感线插入测温报警仪主机,施术者可在主机上分别设置不同位置的报警温度和时间,如42°C、15分钟。点燃艾柱进行治疗,待报警后调整或结束艾灸治疗。

5.2 本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

装置通过半导体感温材料感受体表温度,经过导线传入主机显示屏,为保证温度从体表感受,感温材料使用绝热胶布粘贴在皮肤上,防止其他热源干扰,在到达设置的温度或时间时进行声光报警。本方案通过对体表温度的获取和对时间的设置解决了艾灸的温度和时间的不好控制问题,声光报警辅助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或者停止治疗,还能防止医护人员遗忘患者的治疗,避免烫伤和其他危险发生。

6 结论

艾灸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方式,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等作用。但是在艾灸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患者烫伤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艾灸烫伤进行预防。经研究发现,测温报警装置可以有效的辅助护理,在不影响艾灸治疗的情况下,既能精准控制温度、时间,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督促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调整,避免烫伤发生。因此,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护理对预防艾灸烫伤有良好的前景,可以避免患者发生烫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邓雯,单思,许小宇,王雯蕾,王术锦,刘红宁.艾烟的作用与安全性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04):1042-1047.

[2] 梅全喜, 徐景远.艾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8): 513-514.

[3] 程宽, 罗萌萌, 王海泉, 等.艾烟相关性研究进展.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5): 632-634.

[4] 洪宗国,吕丰,魏海胜,等.艾条燃烧温度—时间—空间曲线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11):1024-1028.

[5] 苏静.低温烫伤的原因、特点和治疗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1):109-110.

作者简介:刘玉麒,女,1999年6月生,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2019级学生。

通信作者:安一丹,女,1984年4月生,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与管理学院讲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专任教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