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问题探析
陈佳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佳佳,.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问题探析[J]. 哲学研究进展,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152.
摘要: 当前,国外女性主义运动高涨,西方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理论也慢慢影响国内妇女解放理论。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公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女性受教育群体的不断壮大,素质的提升,女性群体对于解放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女性群体认识到要想获得解放,必须摆脱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压迫。通过对国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深层原因,立基于此,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中国女性解放事业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DOI:10.12721/ccn.2022.157152
基金资助:

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愈演愈烈,中国女权运动也受到了或好或坏的影响。一方面,女性对于自己的诉求越来越清晰,另一方面,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国内女权运动在不良媒体、西方历史的诱导下逐渐走向不可控制的一面,具体表现为网路性别矛盾激化。

一、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的基础上,用阶级分析方法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寻求并揭示女性受压迫的问题及其根源,其最终目的是解放妇女,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思想的觉醒最早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时,当时在规定年龄未能出嫁的女性便会被送到修道院,在衣食皆安且受到教育的情况下,那里的女性开始思考自身处境。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受到西方各种革命的影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就已经发展完善。在工业革命时期,大量西方女性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成部分,与广大工人一起革命,但由于女性运动过于微弱,没有得到重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女性主义发展滞缓的情况下,女性主义研究者意识到要想使女性获得彻底的解放就需要将关注点重新回到对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研究上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在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研究女性主义,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将资本主义制度与父权制的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之后,女性主义者开始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支持,并在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献中的相关论述为基础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滞缓的原因

早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男女平等的思想就一同传入中国。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就是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对新中国广大妇女的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之后,毛泽东妇女解放的思想又经过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入中国的,之后就一直受到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关注,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翻译研究,为中国女性思想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但是在当前,由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发展陷入滞缓。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运动联系不紧密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上的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在当前国内女性主义运动中,出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断层,理论与实践之间没有联系起来。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与国内女性主义运动目前看来处于一种相割裂的状态,理论既无法去指导实践的发展,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无法推动理论的前行。同时由于没有基础理论的指导,女性运动的诉求也是相对杂乱的,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缺乏联系实际,使得理论也出现了当前无法解决的一些矛盾。另一方面,女性主义运动也更多的体现在网络上的各种呼吁,实际女性发展的诉求难以付诸实际或者说难以在现实上去争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运动同时陷入两难的境地。而现代女性运动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致使其发展的一个错误方向就是过于强调父权制对女性的剥削压迫,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利用性别矛盾掩盖对女性的压迫,使得当前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偏离,其诉求无法考虑真正实际。

(二)国内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学科建构尚不完备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引起马克思主义学者与妇女理论研究学者的重视,但国内研究时间尚短,学科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次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结合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之间还存在概念的冲突,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市场化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而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看来女性的家庭劳作的市场化有助于解放女性,让女性的家庭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二者之间的冲突需要创新理论的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研究对象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剥削,女性主义研究的则是父权制对女性的剥削,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结合使得对女性的压迫更加深重,但是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父权制是否也会瓦解,女性能否得到真正的解放,如何解放女性等一些问题上还有待思考。

(三)女性主义理论繁多,研究的过程中易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混淆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滞缓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前女性主义繁多,研究的过程中易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混淆。女性主义理论多元化,根源不同,诉求核心自然也不同。当前女性主义理论除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之外,还有激进的女性主义、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些理论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研究,例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关注女性在公共领域中的权利诉求,其理论起点是社会契约论;而激进的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虽然诞生时间一致,但是激进女性主义者重视对女性社会运动的直接参与,认为父权制是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只有推翻父权制女性才会获得破除受压迫的处境;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则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有较多的相似之处,都认同阶级剥削是女性受到压迫的根源,区别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在认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同时也认同激进的女性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其他女性主义部分理念过于相似,在研究的过程中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概念易于其他女性主义基础理论向混淆,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误解。

三、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出路的思考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面对马克思女性主义发展中的困境,我们不仅要去弄清为什么,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还要分析如何去解决问题。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弄清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厘清女性主义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而为解决女性受压迫的问题提供新思路。首先,要立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妇女理论的相关论述,提取著作中具有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关于妇女理论的智慧结晶,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发展贡献重要的理论来源。

认识的发展是辩证运动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要解决问题,要发展,就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西方女性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分析女性运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贡献实践经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前沿问题时要积极关注国内外出现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借鉴多元化女性主义理论的精华,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

(二)理清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面对的系列问题,逐一分析,层层探究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弄清它针对的,或者说它的对立面是谁、分析研究的是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也论述了性别理论,但是只能在文献中找到较少的内容。经典马克思主义立足于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压迫的根源,从而也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严重的性别盲的特征。单一的女性主义研究的是父权制,从这种单一角度来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基础不坚定,会逐渐走向误区。那么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父权制?关于这个问题,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给出的答案是“父权制的资本主义”。她认为但一方面的研究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丧失价值。“父权制的的资本主义”既避免了从单一阶级理解造成的偏差,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加理性全面。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将阶级分析的方法与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研究女性受压迫的根源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完善发展提供新路径。

(三)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相结合

中国的妇女解放理论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随同马克思主义一同传入中国的,之后李大钊、李达等革命先驱均对马克思著作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实际,高举“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的建设,同时也发展了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进入新时代后,结合中国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再次发出重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中国妇女解放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我国妇女解放的时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我国实际相符合,但由于没有先进理论的结合,发展缓慢。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女性主义结合的产物,在引入中国之后,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发展的土壤,以至于理论发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创新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完善,不仅能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发展,还能以及中国妇女解放理论,为建设社会主义增光添彩。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寻求破除女性受压迫困境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是纷繁复杂的,在解放女性受压迫的问题上,不仅要考虑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还要考虑资本主义对广大女性的剥削。同时还涉及到种族压迫的问题。在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势必会发生矛盾冲突。但是,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通过尝试,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一、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二、论文

2.刘晓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发展、主张与反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10).

3.钟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从概念变迁到论域转换[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 (06).

4.钟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论域与展望[J].国外理论动态,2020(06).

5.刘刚.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06).

6.钟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演进与挑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06).

作者简介:陈佳佳(1997年—),女,汉族,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