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负责救治病情危重的患者。在这个高压、高风险的领域,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实习护士作为急诊重症医学科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培养和发展对整个科室的运行和患者的救治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实习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的护理带教模式是十分必要的[1]。目标教学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的活动。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目标教学还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双向评价是指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评价,同时实习生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双向评价,带教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实习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实习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2]。在急诊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带教中,采用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的护理带教模式包括根据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护理带教目标,包括理论知识目标、技能操作目标、沟通能力目标等;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通过示范、讲解、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定期对实习生进行知识点抽查和技能考核,以检验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让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等[3]。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技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通过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带教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带教老师还可以从实习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其学习的需求和问题所在,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参考[4]。本文通过对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教学模式,旨在探究其对实习生学习效果及工作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月到2023年10月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习生25例,平均年龄(24.42±1.37)岁,观察组实习生25例,平均年龄(23.52±1.47)岁。
纳入标准:已完成至少一年的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具备基本护理知识;通过医院的综合素质评估,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有热情,愿意参加临床实习并遵守实习规定。
排除标准:不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无法胜任实习工作;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服从带教老师指导,影响实习秩序和效果;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无法融入实习团队。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进行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教学模式,具体内容为:首先应根据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护理带教目标,这些目标包括理论知识目标、技能操作目标以及沟通能力目标等。理论知识目标需要涵盖急诊重症医学科常见的疾病类型、病理生理过程、治疗原则以及护理要点等;技能操作目标需要包括急诊重症医学科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如血管穿刺、血液净化、呼吸机使用等;沟通能力目标则需要强调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心理疏导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根据制定的护理带教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的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教学内容包括所需的医学知识、护理技能、临床经验等,以及相关的伦理、法规、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由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指导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通过示范、讲解、操作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引导实习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带教老师还应该注重对实习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习生的安全和健康。定期对实习生进行知识点抽查和技能考核,以检验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情况。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沟通能力的表现等。评估方式可以采用口头提问、书面作业、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同时,带教老师还应该对实习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反馈,指出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帮助实习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临床技能。在带教过程中,实习生也应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实习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带教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带教老师还可以从实习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学习的需求和问题所在,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参考。在实施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模式的过程中,需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带教老师应密切关注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还需认真听取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进,逐步完善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模式在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1.3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实习生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学生学习效果[(x±s)/分]2.2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工作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实习生工作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学生的工作能力评分[(x±s)/分]3.小结
在现代医疗教育中,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急诊重症医学科,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如何提高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成为了当前临床医学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5]。在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过程中,带教可以根据实习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设定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如掌握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等。然后,带教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实习生达到学习目标。双向评价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带教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法[6]。在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过程中,带教可以通过双向评价法,了解实习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实习生也可以通过双向评价法,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实习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的应用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带教需要根据实习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是因为学习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如果学习目标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简单,都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7]。因此,带教需要根据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设定具有挑战性但又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带教和实习生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双向评价的有效性。双向评价是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带教对实习生的评价和实习生对自身的评价的结合。只有当带教和实习生之间的沟通畅通,才能确保双向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因此,带教需要定期与实习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同时,也要鼓励实习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8]。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实习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的变化,带教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带教需要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在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带教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使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真正成为提高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的有效工具[9]。本文通过对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教学模式,结果表明,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通过对急诊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生进行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江琼,唐晓铃,章海燕.目标教学联合双向评价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01): 60-64.
[2]李吉光,孙艳,孙艺,王言理.目标导向式翻转课堂在急诊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1.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 (03): 6-8.
[3]梁海莉.目标教学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2): 8-11.
[4]张小红,刘英,郭美英,王红红,曾佳,李守根,当涛,基于日标教学理论急诊科护十教育培训内容的构建,中华护理教育,2020.17110):914-918.
[5]刘晓伟,林隆,石茗文,李世金,郭宏,刘志.浅谈病例教学法在急诊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W1.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 (06): 25-27
[6]张小红,阳飞燕,刘英,王莎.基于目标分解法的是间小讲课在急诊ICU护土培训中的应用1. 当代护(下旬刊),2019,26 08): 176-178
[7]甘慧馨.目标教学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急诊护理教学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06) 72.
[8]蒲凤萍,李彩玲,惠华强, 贾萍,赵欣华.目标教学法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1): 63-65.
[9]冯海珊,刘巧惠,刘亚黎,段明娟.选择式目标计划表的制定及在急诊抢救室教学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0,25 (11):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