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2013年召开的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推广会议中提出了“在高校教育中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会议精神后,标志着国内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思维活跃度高、喜欢挑战新事物,是最具备创新创业潜力的主体人群。高校在专业基础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精神,符合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更好地彰显他们的就业优势。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在高校多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符合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潮流,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三全育人”政策中,以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教学目标,是我国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说,创新思维是创业活动的基础前提,创业活动和创新思维的结果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急功急利的短暂教育,而是一项全面贯穿、全员参与、全程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劳动教育,可以全面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行动,深度挖掘他们的内在创新潜力,并将这种内在创新潜力转化为外在的创业动力,使得大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熟练掌握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形成业务精湛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就业的过程中实现由谋求职务者向决策岗位者的转变。
三、在土木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从教育实质方面来看,是一项教育系统工程,长期存在于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主要以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的一项新型教育活动。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推广,其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劳动精神,使得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自立自强、与风险和挑战并行的创业意识和劳动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反作用于自己的专业实践操作中。高校土木工程的实验课程体系可以作为创新创业精神的表现载体,使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归属。有效落实土木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内心的双创潜力。大学生还能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深度挖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所涵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帮助他们修正不足,扬长避短,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土木工程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水平。由此可见,将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导和土木工程实验课程实践训练相结合非常有必要,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强化指导。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建筑基础设施总量的与日增多,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高校工程教育也紧跟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养成计划就是要培养业务水平精湛、创业能力过硬、创新意识独立的实践型人才。基于在新时代高校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抓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推进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改革为目标,强化科教结合的教育理念,优化实验课程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品德,夯实劳动基础,为全面推进土木工程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养成,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做好专业提升和人才保障工作,符合高校“三全育人”的教育改革要求。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土木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高度发展,在施工过程中的会出现施工用料、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土木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新挑战,如何有效解决层出不穷的技术问题?如何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务难题?这是每一位从事土木工程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这也对在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1.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方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形成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体系。这种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务问题,并且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一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除了需要有精湛的专业基本技能外,还要有施工技能创新意识和施工技术突破能力。这也是建筑行业发展、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土木工程的学科特征和从业要求,在高校中开展学科创新创业的实验教学活动就要结合教学设计内容、毕业生从业方向,提升劳动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认知,从而确定培养计划。对于实践操作要求较高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以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实操应用和职业素养培育为主要目标,建立与上述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教育模式,锻炼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务操作技能和职业涵养素质。比如兼顾实验课程教学目标与工程师培养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加强专业导学功能,如建立实践操作考核代替原来的书面知识考试,定期开展小组答辩,建立实习报告机制等,注重实验课程中的学习跟研究环节,在产学研的环节中逐步开辟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2.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课程教学平台,丰富课堂内外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本科阶段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要着重推行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立足工程实践的教学平台,建立校园企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等实训平台,开展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丰富课堂内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以创新思维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学校借助外部的企业合作平台,鼓励学生将实验课堂延伸至校外实践平台中。真实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要求清晰明确,对于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和项目研究创新能力要求更高。通过多元化的实验课程教学平台拓展,可以从项目内容中更好地反馈课外实训平台的创新技术要求,领会创业发展实质,实现专业基础知识内容和实践训练项目要点的知识融合,使得实验课程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训技术相衔接。对于一名高级项目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最不可缺的就是创新意识思维,兼顾创业能力的发展。同样,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正是基于以上的人才养成计划,从而推出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理念的创设初衷正是基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在这种能力的养成中融入创新创业精神。对此,建立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主的实验课堂训练平台,有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提升,在训练的过程中真正发挥自己内在的创造潜能。
四、结束语
综上,土木工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优化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案,结合劳动育人,把创新创业思维渗透到专业课程学习中,以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可以有力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构建“产学研”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起多元化的土木工程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保证学生将创新创业精神和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洪波、闫美珠、李晨,等.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作用探讨———以土木工程材料类项目为例 [J]。高等建筑教育,2014 ( 2)
[2] 杨敬雅.对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成果与学分认定的思考 [J]。农业教育研究,2016 ( 2)
[3]孙丽、刘莉、宋岩升. 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