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护理意味着在一个完整的医疗过程中,病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没有遭受心理、组织或功能上的伤害。照顾病人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保证,而新生儿儿科是高危科室,新生儿不能通过行为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导致可预期的恶化性差的问题。因此这对新生儿医学工作者的综合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检查制度,以防止可能损害新生儿安全的问题发生,否则哪怕是最轻微的疏忽都可能损害儿童的安全,引发关于照料或医疗疏忽的争论。
一、影响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因素
(一)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1、护理人员对护理理念的了解不够
一些护士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忽视病人及其家属的感受,单纯的处理一些基本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只要病好了,其余的问题就都被忽视了。例如,将静脉输液直接注入头皮可能会导致儿童脱发,影响整体形象,更糟的是,可能导致家庭成员无法识别他们的孩子。
2、工作纪律落实不到位
在病房的巡逻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发现的时间不够准时,或在发现问题后不能于孩子的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些没有足够的护理经验的医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可能因为医务人员的疏忽而影响儿童的安全。
3、 护理技术因素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护理人员难以在短时间跟上技术层面的需要,缺乏经验或合作能力不强,如静脉保留针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新生儿动脉血液样本采集,使用呼吸机的管理,这些护理安全的要求给护士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二)管理因素
1、设备和医疗器械的管理
主要指的是常见的光疗箱,辐射床,心电图监视器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对其他设备操作程序掌握的不够,未能找到设备的使用问题,对问题进行排除和修理。例如对麻醉剂等有价值的急救药物的管理不当,这将直接影响救援的过程和危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2、人员配备方面
没有足够的护士,病床的比例也不符合要求,也无法满足对护理儿童安全和生活护理的需求,直接导致不合理的人员调度,长期时间性的工作不仅影响的护理工作质量,而且也不能保证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不能够及早发现病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3、管理不善,监督质量差
护理管理者缺乏对潜在的安全和远见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未能及时提醒护士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不及时不到位,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使医务人员缺乏认识;护理管理机制不完整;质量控制缺失,奖励和惩罚机制不明确。
二、对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的防范对策分析
(一)加强培训改善护理人员的综合质量
1、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高护士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护士必须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医疗伦理和职业道德,更新服务观念、深化和重视人性护理。培养自我教育意识,加强文化教育提高认知。与此同时,护士必须练习基本的技能,提高技能的水平需和操作水平,以获得家庭成员的尊重和理解,使家庭感到安全和信任。护士人员需要自觉遵守规则,根据要求完成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加强安全知识和教育思想体系。
2、严格工作纪律
严格要求护士需要注意的是对每到一个治疗护理的操作需要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必要时实现双重检查双重签名。护士长在月度部门会议上,认真总结上个月护理安全工作,对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措施,防止不安全的护理事件的发生,对护理缺陷或发生错误进行原因层面分析。
3、加强护理服务培训
从基础护理开始,每个护士都必须学习基本的护理程序,阅读新生儿护理要求,并学习如何处理它们。事实证明,只有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使用各种通用工具、设备和疾病监测,才能确保孩子的安全。根据标准的护理培训要求,对低年龄的护士加强培训不断加强专业技能。
(二)严格管理和改进病人护理管理系统
1、护士长在新生儿的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护士长必须牢记整个新生儿区所有病人、设备和药品的状况。护士长也需要对病人的安全因素有远见,并提出预防措施,及时提醒护士预防、避免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2、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大部分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是由护士完成的。因此护理部门尽可能合理调配人力,灵活调度,提高护士工作的质量和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注重护士的情感倾向,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使护士具有集体归属感,激发工作热情。
3、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控制
严格实施护士入职制度,杜绝无证上岗;建立医疗卫生管理和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的要求,对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应及时的修订,促进管理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和细节,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识到护理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前提。加强护士书写记录的规范性,无论护士工作有多忙,在写护理文件时一定要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全面,而且一定要与病历同步,不记错,不漏,不得涂改,每月护理文件写书的质量控制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参考内容。
三、结语
综合上述,护理工作人员对新生儿的儿科护理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可以发现理想的工作结果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和关键环节完全控制,有关人员必须从客观现实,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研究开发出最符合实际的操作系统和护理流程。要不断提高对新生儿的认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医疗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初明.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J].健康之路,2018(5):205-205.
[2]林琴,郑月英,林颖.新生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15):2051-2054.
[3]宋聚霞.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79):15528-1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