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肺炎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吴志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志红,. 儿科肺炎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8898.
摘要: 评价儿科肺炎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为研究区间,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已确诊为肺炎性哮喘的患儿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非肺炎性哮喘的患儿为对照组,每组各抽选44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发作年龄>3岁,患儿发病后存在反复喘息、咳嗽、发热等症状,其喘息时间、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主要以肺炎感染为主,对照组患儿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经对症药物治疗后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结论:肺炎性哮喘具有其特殊的发病特征,临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降低抗生素滥用产生的危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儿科;肺炎性哮喘;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8898
基金资助:

哮喘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患病对象集中为儿童和老年人,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差异、饮食等各方面的改变,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肺炎性哮喘是非典型哮喘的主要形式,据相关数据统计,14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高达50%以上,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30%左右,肺炎占20%左右,因此掌握肺炎性哮喘的临床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缓解哮喘病症具有积极作用。鉴于此,下文将以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哮喘患儿展开研究,重点分析肺炎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病例收集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选择我院儿科就诊的44例肺炎性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抽选44例非肺炎性哮喘患儿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范围是7个月~14岁,平均(6.88±1.23)岁,男患儿:女患儿=28例:16例,病程10d~3个月,均值(1.26±0.35)个月;对照组年龄范围是8个月~14岁,平均(6.92±1.31)岁,男患儿:女患儿=27例:17例,病程15d~3个月,均值(1.29±0.36)个月。以上收集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P>0.05,不影响研究的公正性。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患儿年龄≤14岁;反复咳嗽症状>4周,夜间、活动时加重;X线胸片显示呈“肺炎样”;患儿及家属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类型感染的哮喘;药物过敏体质;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疾病;精神失常;沟通交流障碍。

1.2 方法

临床特点:哮喘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咳嗽、反复喘息、发热等,晨起或活动时的症状加重,静息时症状减轻,听诊肺部有喘鸣音E,咳出大量黏液样痰等。

治疗方案:所有患儿均进行吸氧、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①接受吸入性布地奈德搭配吸入性特布他林及吸入性异丙托溴铵治疗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咳嗽症状,定时测量其体温,直到其病情恢复稳定后停止用药;②糖皮质激素药物选择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或口服泼尼松治疗,每次1-2 mg/kg,持续用药治疗1-7d。具体的用药方案结合患儿的病情状况遵医治疗[1-2]。

1.3观察指标

对比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点,随访观察3个月,统计患者治疗后的病情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软件统计,以(%)表示定性资料,检验用X2,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对比

观察组患儿各方面的症状特点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治疗效果

所有患儿对症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疗效,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患儿的哮喘均得到良好控制,平均住院时间(10.85±2.33)d,出院时患儿的哮喘基本缓解。

3讨论

哮喘即为支气管哮喘,其主要感染因素有很多,具体概括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发病机制是由细胞因子、炎症刺激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性疾病。肺炎性哮喘属于非典型哮喘之一,其病因主要是呼吸道病毒及细菌感染,由于儿童的身体抵抗力差,气道组织发育不完整,容易被病原体侵入产生感染,部分哮喘因过敏导致,若不仅尽早治疗和预防,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3]。

肺炎性哮喘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和喘息,肺炎病情不严重,发病频率高,咳嗽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本研究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和肺炎性哮喘患儿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肺炎性哮喘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后,部分临床症状易反复发作,常与感染有关,近期预后大多良好,若患儿免疫状态不佳,其症状反复发作并且长期存在,部分病例远期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理想[4]。本研究通过对症药物治疗,不仅使患儿的喘息症状好转,其肺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减少炎症介质,抑制细胞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对气道组织的刺激,进而缓解哮喘病情[5]。

综合上述,肺炎性哮喘患儿,需注意分析家族与患儿自身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血清Ig E水平等资料,临床需结合其发病特点,排除是否有支气管哮喘的可能,如为支气管哮喘应尽早规范、科学的用药治疗才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值得临床进一步深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燕,李静,帖迎春,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误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8,31(02):33-35.

[2]吉格杰.分析肺炎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16, 26(009):107.

[3]吴永珍.沙丁胺醇联合赛庚啶治疗小儿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11):73-74.

[4]谢克开,关健强, 曾纪赞.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小儿喘息的临床特征[J]. 海南医学,2016,27(007):1167-1169.

[5]吴莹莹,叶燕娟,过毅.15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26(10):124-1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