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卢浩东 黄任秀(通讯作者 ) 周新寓 谭英四 何雨珊 张兆萱 刘思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卢浩东 黄任秀(通讯作者 ) 周新寓 谭英四 何雨珊 张兆萱 刘思航,.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儿科杂志,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8907.
摘要: 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以及平衡能力,观察该种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脑瘫儿童设置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时间段为2017年3月,结束时间段为2019年5月。并且根据分析需要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果:分析两组患者GMFM-88的评分情况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情况,其中在D项和E项的评分中两组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D项评分为37.25±11.31,E项评分为65.37±16.24,对照组D项评分为31.37±10.32,E项评分为50.21±15.32。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治疗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为13.08±2.54,(p>0.05),无差异性;干预后,治疗组的评分为29.17±7.04,高于18.18±7.54,(p<0.05),实验组提升明显且高于对照组。结论:脑瘫儿童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关键词: 脑瘫儿童;康复;肌电生物反馈
DOI:10.12721/ccn.2022.158907
基金资助:

脑瘫患儿形成的病因主要是脑部受到损伤导致的运动障碍,患儿脑部损伤有可能是外力导致,也有可能是生理缺陷导致。对于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该种方法是生物反馈疗法的一种,主要是通过人们正常情况下没有意识到的肌电转化为可以意识的视听信号,使用这些信号帮助患儿控制身体功能,以此来达到患儿康复训练目的。基于此,本组研究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提高拮抗剂肌力,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改善平衡能力,观察该种方法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脑瘫儿童设置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时间段为2017年3月,结束时间段为2019年5月,并且根据分析需要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有脑瘫患儿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2.3岁;治疗组有脑瘫患儿22例,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2.5岁。两组患儿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训练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传统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训练、ROOD技术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等训练内容。以上训练患儿每天使用一次,每次训练30-40分钟,每周训练6到7次,需患儿连续训练3个月[1]

1.2.2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该种治疗方法同样需要使用治疗组的治疗,同时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治疗开始时,需要患儿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并且治疗师使用酒精对患儿局部皮肤脱脂,电极放置在患儿的两个部位,分别是胫骨前肌和股四头肌,两组电极的距离为10厘米,电极片放置完成后,需使用胶带对电极片固定,还需采用弹力绷带使电极片和皮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治疗开始过程中要求治疗师先做示范动作,以方便患儿跟随学习。每次训练时间为20分钟,每天患儿需训练一次,每周训练5-7次,连续训练3个月[2]。选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在提升肌肉的力量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平衡能力。

1.3统计学

统计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率用t检验,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GMFM-88的评分情况,其中在D项和E项的评分中两组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D项评分为37.25±11.31,E项评分为65.37±16.24,对照组D项评分为31.37±10.32,E项评分为50.21±15.32。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对比两组Breg平衡量表结果,治疗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为13.08±2.54,干预后,治疗组的评分为29.17±7.04,高于18.18±7.54,(p<0.05),实验组提升明显且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GMFM-88评分对照

截图1741657859.png表2 对比两组Breg平衡量表

截图1741657899.png由此可知,选用肌电刺激有助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高,可改善患儿平衡能力。

3.讨论

脑瘫患儿形成的因素分析中,主要是脑部损伤导致患儿的运动障碍。许多脑瘫患儿运动能力不强,比如痉挛型的脑瘫患儿,该种患儿主要表现为痉挛肌肌张力增强,拮抗剂无力,运动姿势异常。拮抗肌无力是脑瘫患儿的主要表现,该方面的内容也是康复训练的主要目标之一。

脑瘫患儿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法,该方法也是生物反馈治疗的一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将治疗和游戏融合在一起,有效解决传统康复治疗中枯燥无趣的缺陷。而且采用的该种康复治疗方法,还有着无刺激性和无残留痛感的优势,能够有效的调动患儿治疗积极性,因此在临床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提高脑瘫患儿拮抗剂肌力,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肌电反馈系统是人类个体运动单位训练作为控制基础的,通过本体感觉反馈可以让本体将感觉转换成视觉、并让脑损伤中枢神经形成新的连接点,进而让神经组织刺激人体器官,继而提升肢体的协调性,提升平衡目的。

但是采用该种治疗方法,也有一定要求,脑瘫患儿必须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理解治疗师的指令[3]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法使用时,为了保证患儿能够理解治疗师的指令动作,要求治疗师首先对患儿示范动作,特别是首次治疗的患儿,指导动作时一定要详细,在治疗师指导过程中还需讲解注意事项,以便帮助患儿提高治疗效果[4]。本组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采用两组对照分析模式,分析两组患者GMFM-88的评分情况,其中在D项和E项的评分中两组治疗前没有差异,(P>0.05),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D项评分为37.25±11.31,E项评分为65.37±16.24,对照组D项评分为31.37±10.32,E项评分为50.21±15.32。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对比两组Breg平衡量表结果,治疗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为13.08±2.54,(p>0.05),无差异性;干预后,治疗组的评分为29.17±7.04,高于18.18±7.54,(p<0.05),实验组提升明显且高于对照组。从上述的数据分析中可以获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良好,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此次临床研究是将其肌电生物疗法运用在脑瘫儿童治疗当中,根据本次临床结果可以了解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实现减小患者治疗时间,提升患者踝关节指标,让其脑瘫儿童运动取得良好的恢复、发展,之后依照其余学者得出的研究结果,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其过程非常枯燥,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依据患儿主动完成相应的规定,让其肌电信号提升到一定阀值。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肌肉群的收缩与关节活动是依照模拟的方式展开的,肌肉群的有效锻炼能直接向大脑反馈运动信息,达到部分功能重建,提升运动控制力与肢体方面的协调能力,另外,本次研究方式,可以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运动正确的输入。痉挛型脑瘫是非常有代表的脑瘫,其体现在肌张力增高且伴随异常姿势等方面,拮抗肌无力是导致脑瘫患儿受到运动限制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康复治疗中应实现的目标,然而,由于治疗仪器界面非常简答,加之患儿年龄小、只能存在缺陷,不能很好的理解,导致降低了治疗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儿也会由于无聊、没有兴趣,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所以,患儿的依从性也将是儿童康复治疗中会面临的巨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健美,郑少颜.活血通络中药熏蒸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1):2605-2608.

[2]刘栖岑,钟冬灵,李梦晓,何明星,吴晓燕,李涓,金荣疆.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下肢痉挛疗效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10):1202-1208.

[3]贺卫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7):23-25.

[4]邓晓青,滕新,古丽梅,王淑芬,廖亮华,潘洁.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09):164-165+1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