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喜炎平注射液是在亲水基因的基础上完成的中成药制备,主要成份:含数种内酯、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以及黄酮,具备的作用:(1)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合胞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等实施灭活。(2)良好的抗细菌作用:对于肺炎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存在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3)良好的免疫系统作用:可以使得白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对病毒以及细菌的吞噬能力加强,提升血清当中活菌酶的具体含量,使得细胞免疫力得到增加。(4)良好的护肝以及利胆作用:穿心莲内酯会使得胆汁分泌得到正常化的恢复,从而对胆汁郁积的情况进行抗击,提升细胞成活力,完成细胞内以及血清当中酶水平的具体调节。(5)在炎症抑制的过程中,毛细血管会大大的增加其通透性,炎症渗出物也会减少[1]。
2.喜炎平注射液存在的药理作用
2.1抗炎抗菌,可以抑制单核巨噬
可以强化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得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得到抑制,完成抗炎因子以及促炎因子调节,促进其平衡,最终使得抗炎抗菌的作用得到大大的发挥。
2.2抗病毒作用
喜炎平注射液在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以及穿心莲内酯的基础上起到抗病毒的作用,穿心莲内酯可以说蝴蝶肿瘤坏死因子p、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以及白细胞介素-10等释放得到减少,使得干扰素得到增加,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蛋白质对与DNA片段的具体包裹,处在病毒复制时DNA以及蛋白质的结合位点页,对病毒的复制起到抑制的作用,从而可以很好的抗病毒。
2.3保肝利胆的作用
喜炎平注射液可以在穿心莲内酯的作用上使得胆汁的分泌减少,胆酸、胆盐以及去氧胆酸量增加,完成细胞内以及血清当中酶水平的自我调节,从而使得杆功能得到改善、保护肝脏,黄疸情况得到减轻。
3.喜炎平注射液的应用情况
3.1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
比较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主要包含:感染性喉炎、流行性感冒口、疱疹性咽峡炎等等,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加升喜炎平注射液,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治疗中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可以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的缓解.下呼吸道疾病主要包含: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以及肺炎等,在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头抱类抗生素或者传统化的雾化治疗,再此基础上需要再次的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这样可以使得咳嗽的时间得到缩短、哮鸣音消失的时间得到缩短、喘憋时间得到缩短。这些症状的缓解,主要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患儿支气管、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等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2]。
3.2存在感染性格的疾病
腺炎以及小儿手足口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利巴韦林的基础之上再次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和单独的使用抗病毒药进行治疗相比较取得的疗效会非常的显著,可以使得患儿发热、呕吐、食欲不振以及咽喉痛等症状得到缓解,保障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等得到缩短,可以使得炎症反应得到缓解,进一步对康复进行促进,使得患儿的免疫力得到提升。
3.3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的应用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后遗症的出现得到大大的减少,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过程中的具体研究,发现喜炎平注射液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具体临床疗效具备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治疗中仅仅的使用利巴韦林或者单磷酸阿糖腺昔进行治疗,那么临床疗效会非常差,均没有和喜炎平进行联合使用取得的疗效比较显著,并且喜炎平可以大大的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
3.4新生儿疾病以及其他的一些疾病
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喜炎平进行治疗,在治疗中发现: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以及黄疸的消退时间等和常规化的治疗相比较非常的良好。但是近些年来,喜炎平主要在1岁以下的儿童当中进行使用。在研究中,发现对化脓性中耳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以及头抱曲松钠的联合治疗,将会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和单独的使用头抱曲松钠进行治疗取得的疗效将会更好,由于喜炎平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具体释放,进而具备很好的抗炎作用,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3]。
4.预防措施
一定要强化输液监护滴注的浓度,保障其符合相应的说明书;详细的掌握药品的禁忌症、适应证以及辨证论治等,不可以超量或者延期进行使用。用药之前需要仔细的询问是否存在家族过敏史以及药物过敏史。如果患者属于首次用药,在用药的前三十分钟一定要实施用药监护,关于用药的速度要进行良好的控制,不可以过快。最好单独的滴注本药,不可以联合进行用药。在输注的过程当中,如果存在发热、可凑、皮疹、咳嗽以及胸闷等加重症状,需要及时的停药,对症进行处理。如果存在过敏性休克的情况,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抢救。医院需要强化中药注射剂的具体风险管理,保障医务人员的用药意识得到提升,使得用药更加科学化以及合理化,降低或者避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5.结束语
总之,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联合用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不良反应的出现得到大大的降低。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此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半衰期进行研究,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实施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源. 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概述[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 28(010):43-44.
[2]唐军. 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的应用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05(021):162-163.
[3]王晓霞, 蔡中文. 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儿科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18(005):586-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