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恩格斯谈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及其解体
吴洪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洪凯,. 浅析恩格斯谈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及其解体[J]. 哲学研究进展,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184.
摘要:
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的德国社会中,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整整延续了几十年,但这只不过是黑格尔哲学“内部斗争的序幕罢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是由于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
关键词: 恩格斯;黑格尔哲学;影响;解体
DOI:10.12721/ccn.2022.157184
基金资助: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完成。黑格尔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哲学思想,建立起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对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作了他自己的回答。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把所谓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说成是第一性的永恒的本原,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从精神中派生出来的。绝对理念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外化为自然界,又通过进一步发展克服了外化,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回到自身,最后在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绝对精神中认识了自身。他用这种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论,驳斥了康德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由于他对康德的批判贯彻了辩证法,因此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黑格尔哲学在当时德国社会中发生的巨大影响

由于黑格尔哲学是为当时德国统治阶级服务的,加上他的哲学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所以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的德国社会中,就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黑格尔在世时,他的哲学被抬高到了普鲁士王国国家哲学的地位,因此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社会中影响之大,是完全可以想象的。自从1831年黑格尔逝世以后,普鲁士政府和德意志的其他一些小公国,就开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迫害,他们禁止在大学中讲授黑格尔哲学,并且把那些平日反对黑格尔的哲学家送上了哲学讲坛。例如,1841年,普鲁士政府就叫当时已经变得非常反动的哲学家谢林,到柏林大学去主持过去黑格尔在这里主持的哲学讲座。尽管如此,在黑格尔逝世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哲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不但没有因此而削弱,相反却更加加强了。所以恩格斯指出:“这是一次胜利进军,它延续了几十年,而且绝没有随着黑格尔的逝世而停止。相反的,正是在1830年到1840年这个时期,‘黑格尔主义’的独占统治达到了顶点……”。①

从时间上看,黑格尔哲学在德国的影响整整延续了几十年;从影响的范围上看,黑格尔哲学不仅影响了他的敌手,影响了当时的科学,而且还影响了当时社会中广大的知识分子。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社会中影响之大,我们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身上也可以看得出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哲学观点,还是接近于青年黑格尔派的。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哲学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虽然很大,但这只不过是黑格尔哲学“内部斗争的序幕罢了”。自从黑格尔逝世以后,黑格尔派的哲学就开始分裂了。

二、黑格尔派哲学解体的情况

1831年黑格尔逝世以后,黑格尔哲学开始逐渐解体。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到1848年德国革命之前,黑格尔哲学明显的分裂为两大派别,即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又叫右翼黑格尔派和左翼黑格尔派。

老年黑格尔派的代表者有辛里克斯、加布勒等。他们在哲学上抹杀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坚持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并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黑格尔哲学中的反动方面进一步加以发展了。他们承认神的存在和灵魂不死,并极力用基督教的教义来神话黑格尔哲学。他们还企图调和宗教与科学,硬说科学和宗教是没有矛盾的。宗教不应当反对科学,科学也推翻不了宗教。在政治上,这些老年黑格尔派代表德国封建贵族、容克地主以及与封建势力妥协的资产阶级等反动阶级的利益。他们维护君主整体和官僚制度,并支持教令。因此,老年黑格尔派不论在政治上或宗教上都是非常保守的。

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有鲍威尔、施特劳斯、施蒂纳、卢格等,费尔巴哈在当时也属于这一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也是接近于这一派的。青年黑格尔派在哲学上不大重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他们否认了黑格尔超人类、超自然的“绝对精神”,而提倡人的“自我意识”。他们比较强调黑格尔的方法,并企图从黑格尔的哲学中做出无神主义的和革命的结论来。在政治上,青年黑格尔派代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他们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并以抽象的形式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造的问题、个人解放的问题、以及国家与教会的分离问题。因此,青年黑格尔派不论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以反对派的面目出现,他们反对传统的宗教,也反对现存的国家。

那么,黑格尔本人的态度怎样的呢?他是倾向于革命呢?还是倾向于保守呢?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本人虽然在他的著作中相当频繁地爆发出革命的怒火,但是总的说来似乎更倾向于保守的方面;他在体系上所花费的‘艰苦的思想工作’的确比他在方法上所花费的更多的多。”②

为什么黑格尔逝世以后他的哲学会分裂为两派呢?这一方面与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正在分裂为保守派和激进派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黑格尔哲学中方法与体系之间的矛盾有联系。由于黑格尔哲学内部的方法和体系是有矛盾的,所以就“给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的党派观点都留下了广阔的活动场所。”

自从黑格尔逝世以后,黑格尔哲学的分裂过程就开始了。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这个分裂过程就十分明显了。不过,这时候的青年黑格尔派还只是抽象的谈论一些哲学上的问题,进行一些哲学上的争论,对于当时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如政治问题和宗教问题,他们则是不闻不问的。正因如此,他们的学说在当时还是受到了政府方面的保护。但是在1840年威廉四世登基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威廉四世上台之后,竭力维护贵族的利益,保留中世纪的残余,声称要建立一个基督教的国家。这时德国的正统教和反动势力都爬上了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阶级矛盾日益激化,阶级斗争日趋尖锐。这就迫使人们“不可避免的要公开站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从而也就加速了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原来还是脱离实际、不闻政治的青年黑格尔派,也开始投入到当时反宗教、反现存国家的政治斗争中去了。不过,在德国反动警察统治下,当时要想公开进行反对宗教、反对现存国家的斗争,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他们当时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只能在哲学外衣的掩盖下进行。这一点我们只要从1841年青年黑格尔派在《德国年鉴》上发表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这时,青年黑格尔派的文章已经不是什么纯粹哲学上的说教了,他们开始了反对宗教,反对现存国家的斗争。不过这种斗争,在当时还是在哲学外衣的掩盖下进行的,但是在1842-1843年马克思主编《莱茵报》时,青年黑格尔派的斗争就向前发展了一步,这时他们进行的已经主要是政治斗争了。“只是为了迷惑书报检查机关才用哲学伪装起来。”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尖锐的批判了普鲁士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指出它是“当代的可怕的丑恶”,并认为国家与法权,一般的自由权,特别是出版自由权的基础是阶级的财产利益,要想解放被压迫者,就必须消灭私有财产和剥削者的统治。

注释: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72年版,第11页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72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吴洪凯,(1983——),男,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