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电子信息设备的维修工作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存在较高要求,无论是拆卸组装,亦或是电焊排障,新手都是很难独立完成,对于较为复杂的电子信息设备,部分成熟的技师也难保能百分之百的修复完成,只能尽可能的自控,降低维修事故,总体来看,智能化维修举措在保障维修成功率方面具有较好的保障效果,但是受维修设备智能化水平影响,设备的耐久、精度、应用广度可能存在较大的限制,在发展智能化维修时应当予以充分考量。
二、电子信息设备智能化维修的价值
电子信息设备智能化维修的关键在于智能化,智能化设备虽然并不可能完全实现智能化,但从降低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精度、降低工作难度等方面,智能化维修往往能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降低人工工作量
借助智能化,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工序,操作人员不需要进行重复劳动,只需要完成一些机器无法替代的工作,比方说电子信息设备放到维修台上等,极大便利了维修人员[1] 。
(二)提高工作精度
伴随着微电子工艺的日益改进,电子信息设备的微型化成为可能,但伴随着而来的是微电子设备维修难度的增加,尤其是在组装时实行一体封装的设备,维修时,维修人员往往需要破坏主体展开维修,工作结束后,往往无法在美观上和原先等同,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维修探头或机械臂的微型化,从而代替人手完成维修工作。
(三)降低工作难度
伴随着微电子工艺的改进,通讯设备的维修难度也呈指数级上升,对于部分微型零件,由于维修难度大,基本成为消耗品,造成极大的浪费,相比较来看,智能化维修设备可以依托维修需求,调整机械臂,在事先拟定算法的支持下,能够自主完成维修任务,这也就意味着机械精度参数达标且算法和合适的情况下,能对较高维修难度的电子信息设备完成修理工作,对维修人员来说,不仅学习时间长,学习效果也没多大保障,面对较高维修难度的电子信息设备,往往不具备较好的应对效果。
三、电子信息设备智能化维修的应用策略
智能化维修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智能化维修并非都是优点,尤其是在当下智能化技术不成熟的情景下,智能化操作存在精度不够、响应延迟、算法不丰富、应用场景受限、价格昂贵的劣势,介于此,在将智能化维修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设备维修上时,往往需要充分多方面的现实技术[2] 。
(一)增强处理精度,增强综合性能
智能化设备的处理精度是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动运作的关键指标,因此有必要尽可能的增强处理精度,来增强智能化设备的综合性能,以便于能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类型通讯设备的维修工作上,一般来说,是需要从响应延迟、处理器处理速度、深度学习等,来尽可能的增强智能化设备智能化程度及灵敏度等。
例如,在维修智能机时,由于拆卸方式多种多样,拆装时也存在较多的技巧性,若机械臂能像人手一样灵敏的操作,无疑能规避维修事故的产生,同时,在快速识别故障,进行主板焊接、小板更换等方面上,设备的性能越强,维修成功率往往也就会越高。
(二)增强设备拓展性,扩大应用场景
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除了生产成本较高,受众群体较少外,也与设备无法开展多用途工作有关,对于此,可以通过增强设备的拓展性,来尽可能的增强智能化设备的多用途性能,让设备能广泛的从事多方面的工作,首先,将相近职能的机械进行归一, 比方说,手机维修时,将拆卸工序、更换工序、焊接工序等合一,方便手机维修人员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维修设备的使用成本,其次,便是降低使用难度,让设备具备联网下载资料的功能,可以对要修理的设备进行自主识别,并根据搜索的参数,自主调整维修方案,最后,设备还可以拓展多领域的功能,比方说,手机维修设备可以不用单纯的局限于修理手机,在更换软驱后,还可以兼容维修平板等[3] 。
例如,手机维修中心每天要维修的手机多种多样,手机的故障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如果每种手机、每种故障类型,都需要一种智能化维修设备的话,那么维修人员要开全自动维修店铺,所要支出的前期投入无疑是较为庞大的,借助多用途维修设备无疑能较好的应对该种类型。
(三)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使用成本
由于成本高受众少,诸多自动维修设备受众人员太少,企业无法扩大生产,从规模效应中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此,生产企业除了加强宣传外,还可以改进生产工艺,比方说,将人工组装更换为机械组装,或者是延伸上下产业链,来尽可能的控制利润等,借助成本控制,企业便有余地进行降价,以便于吸引更多使用人员。
例如,由于受众人员少,企业无法扩大生产,现货储备较少,在被下订单后,才会开始生产,由于价格昂贵,单次采购量也并不会很多,伴随着技术革新,企业也面临着生产线落后的风险,面对此,企业应当加强宣传,扩大业绩,其次便是注重成本控制,借助此,来尽可能的降低销售成本,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实现智能化维修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智能化是替代人工操作的未来发展前景,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任务量,降低人工操作难度,保障操作质量,但不可忽视的是,智能化维修设备在当下并不成熟,仍旧存在诸多负面因素,制约着智能化维修设备的发展,鉴于此,可以从增强处理精度、增强设备拓展性、改进生产工艺三方面出发,来促进智能化维修设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峰. 电子电子信息设备智能化维修性设计[J]. 探索科学, 2016(4).
[2]周俊锋. 探究智能技术在电子电子信息设备智能化维修的可能[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 No.163(07):83.
[3]王立鹏. 电子电子信息设备智能化维修性设计分析[J]. 信息通信, 2018,No.186(06):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