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主要源于乙肝患者血液中肝表面抗原经分离处理后而制成的疫苗。当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其会对人体中的免疫系统产生刺激,促使机体产生出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尽早发现乙肝病毒,抗体可及时发挥作用,预防身体机制被病毒感染。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疫苗接种是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要手段[1]。本次研究将乙肝疫苗接种对预防和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临床效果评价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160例符合纳选标准的乙肝疫苗接种儿童予以选取,就诊区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依据年龄大小予之以组别划分:对照组(80例,6岁及以上)、观察组(80例,5岁及以下)。对照组中,男性抽取患儿48例,女性抽取患者32例;平均年龄测验值为(8.28±0.75)岁。观察组中,男性抽取患者45例,女性抽取患者35例;平均年龄测验值为(3.18±0.87)岁。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儿童及其家属均知悉试验内容并对协议书签署;(2)经相关检查,均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准相符。
排除标准:(1)患有皮炎等皮肤性疾病者;(2)合并有哮喘疾病者或荨麻疹疾病者;(3)不自愿配合本组研究者。
1.3方法
本组纳入患儿均予以接种酵母型重组乙肝疫苗。在对儿童实施疫苗接种前,均需予以药物过敏测试,注意接种疫苗时需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执行。在接种1个月后,通过静脉抽血对儿童的免疫反应进行准确测定,并做好记录工作。通过分析儿童免疫反应测定结果,对乙肝疫苗接种后对预防和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进行评估。
1.4指标评测
根据检验标准可将免疫应答分为无、低和高等不同程度免疫应答情况,高免疫应答是以检验抗体结果达到≥100MIU/L为检验评定标准,此时,患儿往往会产生浓度有效的保护性抗体,此外,人体乙肝免疫力会显著增强;而低免疫应答主要是以检验抗体结果 0~100MIU/L为检验评定标准,保护性抗体较低且抗体浓度少,而且呈中度免疫力;无免疫应答主要以0~10MIU/L为检验评定标准,无保护性抗体产生,且抗体浓度无效,对于乙肝病毒无拮抗和预防作用。有效免疫应答率=高免疫应答率+低免疫应答率。
1.5统计学分析
在SPSS20.0中精准对本次测验数据录入。计数资料在表述时应用(百分率),经卡方检验获取结果,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儿童的免疫应答率
针对观察组儿童的有效免疫应答的统计比率为96.25%,同比于对照组所记录数据90.00%呈更高水平,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儿童的免疫应答率[n(%)]
2.2 各年龄段儿童免疫应答率
结果显示,7个月至4岁儿童与4~6 岁儿童之间的免疫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比4~6 岁儿童,7 个月至4岁儿童的免疫应答的统计比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各年龄段儿童免疫应答率[n(%)]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经由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和其他类型肝炎传播是引起乙肝的主要原因。乙肝如未能得到及时诊疗,极易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针对乙肝病毒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乙肝感染发生率[2-3]。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两组儿童的高、低免疫应答以及无免疫应答无较大差异(P>0.05)。提示乙肝疫苗可有效增强儿童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7个月至4岁儿童与4~6 岁儿童之间的免疫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比4~6 岁儿童,7 个月至4岁儿童的免疫应答的统计比率明显更高(P<0.05)。提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会对其接种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免疫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尽早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有利于促使有效免疫应答率的显著提升。综上所述,早期予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有效控制和减少乙肝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祺,刘桃英,刘晓静,等.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对策 [J].抗感染药学,2018,15(11):99-100,194.
[2] 张泽凤.乙肝疫苗接种对儿童乙肝感染的控制情况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 26(20): 63, 148.
[3] 黄荟森,韦娜,蓝梅丹,等.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HBV感染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