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类疾病中的一种,也被临床上称作为瓦解型病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多为青年高发群体,有突发性与慢性两种。发病年龄早,病情一般发展缓慢,病情发展晚,病情可能比较急,短期内就会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与学习等产生影响[1]。发病后,患者的性情会有明显变化,比如情绪容易波动,心情阴晴不定等。随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患者的心理与精神也会出现认知障碍。如果患者患上这一疾病后,不及时接受护理,患者的生活与健康成长等都会受影响[2]。为了更好的帮助患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战胜病魔,恢复以往健康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对患者住院后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十分有必要。笔者主要通过对94例患者护理中使用护理量表对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运用分析,结果总结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从2018年2月1日开始到2019年1月31日结束,本院从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了患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在94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有48例,年龄在15-20岁之间的有23例患者,年龄在21-26岁之间的有25例患者。女性患者有46例,年龄在15-20岁之间的患者有24例,剩下的22例患者年龄在21-26岁之间。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初中与高中,分别为50例、44例。
1.2方法
对于接受住院治疗患者护理时采用护理观察量表(NOSIE-30),NOSIE主要评定患者有特定障碍,如行为认知障碍、精神认知障碍等。研究中主要对患者特定症状反应进行记录与观察,从患者入院开始,对患者每个治疗阶段特定病症发生频率进行记录,一共有六个等级,分别是0-5。量表评估共有两名护士进行,分别负责白班与晚班。在测评正式开始前,护理人员对量表进行了一致性测试。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护理观察量表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对入院7天、14天患者社交能力、兴趣爱好、沟通能力、个人卫生管理能力等进行观察,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表1: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接受治疗7天、14天内各种因素变化比较(x̄±s,分)
3讨论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情绪会出现明显不稳定情况,容易动怒、抑郁、不爱与人沟通、行为失常等。对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病情稳定、身心健康发展等都有积极作用。传统护理方式并不注重观察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护理效果优化有一定局限。应用护理观察量表对94例患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观察量表评分对疾病治疗质量提升有重要作用,和临床研究一致[3]。随着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患者的各项不良症状指数也在逐渐下降,其中患者抑郁情况和容易动怒,这两项指标有明显降低,患者的社交能力、兴趣爱好、反映能力、个人卫生管理能力有明显提升。
护理观察量表作为医院治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测评工具,护理人员通过每天记录患者社交能力、兴趣爱好、个人卫生管理、抑郁情况、反应能力、容易动怒等变化,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预判,治疗可靠性与准确性都很高,在治疗与护理患者时,可以将护理观察量表作为一个有效参考,由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日常症状表现进行观察与记录的方式,获取评估数据,有广泛应用与临床治疗的价值,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便于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治疗,为临床治疗这一疾病有效性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根据护理观察量表中接受评估的94例患有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量表中显示评分和患者严重程度有关,和临床研究症状相符合。随着患者治疗时间增长,病情有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况有明显缓解,认知能力、沟通能力与情绪管理等能力有明显增强,患者变得更加整洁干净,不利因素也在逐渐消失。
青少年患上青春型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后,其情绪变化很难控制,有时候会忽然变得很开心,很兴奋,但是有时也会忽然出现情绪低落、沮丧、不开心或者是心理烦躁、焦虑等。在患者症状表现明显时,很容易做出伤害他人或者是自己的事情,因此在护理人员与家长在发现孩子患上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疾病时,一定要做好基本防护措施,避免患者伤害自己与他人。同时,患者家属还要积极带领孩子接受治疗,主动配合医院治疗。通常情况下,早期治疗一般都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患者,如果患者性格突然出现变化,要及时的安排其接受检查与治疗。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者的病症表现会有明显改善,一直坚持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与家属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要通过正确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习惯等,在保证睡眠充足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让患者做一些简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过慢慢引导与培训的方式,逐渐提升患者生活能力。护理人员与家属可以经常与患者进行一些简答、轻松的对话,鼓励患者一点一点学习照顾自己生活,如吃饭、穿衣、保证个人卫生等。此外,相关人员也可以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组织活动,比如一起刷完,一起洗衣服、一起画画、一起唱歌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升患者自主护理能力,也可以对患者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让患者有喜欢做的事情,有个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量表护理观察对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能力、兴趣爱好、个人卫生管理、抑郁情况、反应能力、容易动怒等改善都有积极作用,这说明护理评估量表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护理观察量表的运用,对护理效果提升有重要作用。所以,护理人员在使用护理干预提升治疗效果时,一定要注重护理观察量表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韩道国.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护理观察量表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J]. 科学养生,2021,24(6):139.
[2] 曹穗妮, 古美容, 李志英. 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35(3):2.
[3] 曹娜娜,严芳,郭东梅. 儿童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环境关系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4):546-548,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