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中哲学
杨镜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镜歆,. 股市投资中哲学[J]. 哲学研究进展,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194.
摘要: 任何行为都是需要哲学去引导,技术驱使商业,人文驱动技术,哲学驱使人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是所有行业的引导者,是方法论,对股市投资的引导也不例外。笔者通过三个层面分别从顺势而为、知行合一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哲学思维对股市投资者的行为进行分析讨论,进而阐述了哲学思维对股市投资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哲学;股市投资;规律
DOI:10.12721/ccn.2022.157194
基金资助:本文系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论文成果,项目编码:2022101078,项目编号:202210037009。

首先哲学者一词并不是源于中国,其词是来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之后由日本学者音译而来为哲学一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对其解释是,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也就是说哲学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个根本的观点,以及我们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任何行为都是需要哲学去引导,技术驱使商业,人文驱动技术,哲学驱使人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哲学是所有行业的引导者,是方法论,对股市投资引导也不例外。

一、顺势而为

哲学上所谓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世间万物是有其运行规律,这个规律是不容违背的。股市也一样,股票价格的上涨必须有经济基本面支撑才是可靠的,其基本面是指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等,可在股市中不少股民有盲从的心理,明知股票缺少经济基本面的支撑,缺仍抱有侥幸心理,跟着庄家恶炒,最终得到投资回报不理想。

在股市趋势下行时,很多股民不顺势而为,该将股票卖出时不卖,一直持有,结构最终亏损累累。所以在股票投资中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自己的好恶选择交易,要懂得顺势而为。投资者在股票投资交易,只有准确掌握市场趋势,并且依照这种趋势采取交易策略,才能讲风险最小化,如行船一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流方向即为金融市场的势,所以在股市中,最忌就是逆势而动,讲究顺势操作。如果违背规律,强行而为,最终结构将会损失惨重。顺势而为,有三个层次首先是顺应大盘趋势,即为大盘明显向下的时候,控制总体仓位,或者干脆空仓。投资者不要尝试抄底,因为底部价格永远是机构砸出来的,是散户割肉割出来的,而不是抄底盘买起来的。其次是顺应板块趋势,选股时注意板块,不要因为一个板块跌了很久,就猜想它会有机会。最后是顺应个股趋势,对于上升趋势的个股,一旦坐上车,就不要轻易放手,除非趋势明显结束。牛市的震荡,许多投资者会丢掉股票,最后高价再买回来。对于下降趋势的个股,除非有明显的见底信号,比如站上长期均线,一般不能考虑。个股看趋势,而不是看价格,同一只股票,上升趋势时买的高一些也能赚钱,但一旦跌下来,趋势已经改变,就不要再盯着前面的价格试图抄底。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我们在股市交易的并不是股票,交易的是投资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投资者要有自己的体系和交易规则,在交易时左右摇摆说明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自己所认同的交易体系,,比如股票持有时间不敢长时间持有,从市场角度看是对市场趋势的发展过程细节波动理解不深刻造成的,不但在股市中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很多,但其交易结果说差强人意,明明去交易投资便有盈利的机会却不敢抓住时机,明明知道追加投资会有盈利的风险,却不敢追加投资 ,问题关键在于内心的恐惧,怕投资股票怕亏损,这是知够,行不足的人,是对自己所知的东西不够相信不相信是因为没有实践,但有实践的人失败了两次,然后就不再相信,无法长期用行去贯彻自己的知,自然也就知行不合一,所以应当先解决行上的问题,打开内心枷锁,对自己的上限,正确去认识股市交易中的风险与机会,不要去怕面对失败,去进行小资金的投资实践,所以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就是只对当下行情负责,专注于自己认知范围,不过度预测,掌握好自己的交易节奏,当市场符合投资者自己的加仓条件时,就去执行加仓,当市场符合自己的减仓条件时,就减仓,每次交易都要设置好止损止盈线,严格遵守自己的交易原则,用实践后的结果来反证自己的知识结构。投资者是需要长期的在资本市场交易,从实践中学习完善自己的交易体系。

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源于佛经典故,这句话适用于股市投资之中即为反映的是人应该客服人性中的贪婪,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抓住自己认知内的机会,防止因过于贪婪造成损失。当投资者初入股市交易时会伴有多种烦恼,如盈利了之后不能持续盈利,亏损之后是追加还是即时止损,也有因没有及时止盈而把利润变成亏损的烦恼,或者因过早的止盈而只赚了一小部分利润的烦恼,错失很多大行情的烦恼,错失很多大牛股的烦恼,各种各样的烦恼,也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后悔与渴望、欲求。其实,这都是因为被欲望贪婪蒙蔽了双眼。就像追求完美一样,其实是过于贪婪的表现。贪婪在大部分的语境下都是一个贬义词,而追求完美却常常让人引以为豪,看作是自我严格要求和有上进心的标志。这种心态和追求在生活中会降低人的幸福感,在股市中会让投资者亏钱。

股市交易市场本就是心理博弈,也是赌场,在赌场之中贪婪是赌徒的本性。这些投资者是非常渴望进步的,亏损了之后想回本本,追回本金之后又想小赚,欲望就像滚雪球一样,小赚了之后想大赚,大赚了之后想天天大赚。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句话,在股市当中展现无遗。人的欲望在股市当中会被放大,甚至无限的放大,同时使人却不自知,慢慢在自己的欲望之下迷失,为博取大的盈利承担了自己承担不了的风险,最终交易结构出现巨大亏损。

所以如果投资者面对一只股票,卖得太早,而错过了后面的最大的一段升势,那就错过好了,因为投资者的能力只允许获得一小段盈利,后面的大段上涨在其的能力范围之外。

人类每个人的认知十有限的,所以抓住自己认知以内的机会就可以了。任何人都无法时时刻刻抓住股市中的每一个机会。无论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还是西蒙斯,他们都有自己特定的赚钱的方式,其实这就是他们的能力边界,这就是在股市的海洋中,他们有能力喝的那一瓢水。股市中,完美的交易模式、交易系统和交易理论是不存在的。就像经济学中的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一样,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与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之间,不可能同时达到,这是三元悖论。在股市当中也存在同样的三元悖论。就是无法同时实现具备高胜率、高盈亏比和高频率的系统交易。以盈亏比为例,盈亏比之所以能够变大,在于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让利润奔跑的必要条件就是持仓时间,而持仓时间越久就代表着不可以实现高频率交易。这也是趋势交易法的一个特征。再拿高胜率举例,提高胜率的唯一办法就是及时的止盈,就意味着持仓时间变少,意味着不可能有高的盈亏比。

四、结语

某种程度上来讲一切哲学都是人学,都是人性的学问真正的哲学,是关照人的内心、人生于人性。这个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人性也在不断进化,在股票投资之中恐惧与贪婪是永远存在着,只不过有少数投资者通过不断实践克服内心的恐惧与贪婪,最终做到盈利,所以投资也是关于人性的一门艺术,投资者应具有哲学思维去分析股市投资,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自己,从而战胜自己内心,树立一个正确的投资观,最终获得好的投资回报。

[1]哲学原理在证券投资中的指导意义[J]. 张琳.  中外企业家. 2013(17)

[2] “知行合一”是炒股获利的根本[J]. 王冰.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8(07)

[3]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地位[J]. 陈新夏.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5(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