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学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其中就包括了长久以来不被重视的体育学科,面对时代发展给教育体系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长久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被显现出来,高中体育教师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呢?
1、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改革创新方法
1.1 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中生普遍很喜欢体育课,因为文化课程枯燥乏味,他们想通过体育课来放松以一下。即便如此,在现实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仍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纯粹出于兴趣或目的,或多或少受其他因素影响并不多,对于体育教育的创新,随着社会观念和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体制的转变。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仅要改变学生的体育教育目标,而且要让学生全身心地体会现代体育对自己的有益之处,来鼓励他们学习体育。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体育教育模式中,教师培养学生对实现学习目标的知识的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认真的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体育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个性。
为了从体育课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以下面的教学过程为例:在一次跑步课程中,笔者首先采用了传统的小组练习教学法,让学生在操场上跑来跑去。有同学抱怨说他们太累了,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觉得这不是体育课应该有的训练,普遍反映很无聊。此后,学生被分成ABC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先在跑道上随机设置2个点,跑到这里的学生必须完成分配的任务才能继续向前跑。A组先跑,B组和C组各得2分。待A组所有成员到达后,B组即可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B组继续向前奔跑。大家到达第二点后,C组开始任务,跑向终点。由于教学方法的改变,练习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完成小组作业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
1.2 组织形式的创新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小组教学和一对一教学。其他教学方法包括情景学习和模块化学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组织忽视了个性化等缺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俱乐部模式广泛应用于大学体育选修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是导师和组织者,为了团队成员为了胜利或团队荣誉而共同努力,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不断进步,互相帮助。新的体育学习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改善单调枯燥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体育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终身锻炼的素质教育目标。
2、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过程
学校根据学科和模块编制了学生学习指南和开发和使用设施资源指南,体育教师可以科学有效地利用设施的资源来发展运动技能和健康素养并了解学生对每个项目的热爱程度,2009年以来,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我们构建了"学科轮换"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更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是,在介绍了这种教学方法后,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在掌握技能上存在"眼高手低"的弊端。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们及时检查和讨论了学习模型的变化。
2.1 "分项专选"教学模式
2010年至2011年,我们对"分项轮换"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分项逐项"的原则进行培训,高中一年级的必修课有篮球、速滑、田径、足球和排球。高中二年级开设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手球和田径课程。高中三年级开设游泳、网球和健身课程。每门课程都定了目标和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潜力和不同兴趣,实施不同层次的特殊教育,注重可行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进步,促使他们热爱运动和,也有助于学生长期运动习惯的形成。
2.2 "必修、选修相结合"教学模式
不断地研究发现,2011年后开始实施"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基于分项轮换式和分项专选式的学习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学习模式不断变化的同时,我们也按照运动健康监测标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跟踪监测。我们发现,敏捷和力量课的学生有65%通过或更好,速度和灵巧课的学生有60%通过或更好,只有35%的学生通过体能课。(耐力)成绩可以达到及格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体能学科重点训练,特别是长跑,即在冬季长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长跑,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打破了学科和课程之间的壁垒,使课程更加灵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尊重,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在这个学习模型中,每个领域都是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开发的。通过实施课程整合,也兼顾学校与社区生活的统一,为师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机会。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给出了新的思路。
3、总结
高中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消除传统教育培训体制的弊端,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模式。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毅力、乐观、团结和合作等品质,对学生的整个未来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立. 刍议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12,2(28):40+42.
[2]高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改革模式与运用[J]. 田径,2021(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