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历史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潜力,他们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不是积极地思考和探索。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和实践。
一、中职历史教学现状
(一)不够注重实践教学
创新需要实践的支持,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和原理。然而,许多中职历史课程仍然过于侧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表面化,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和实践验证。
(二)缺乏探究性学习和创新项目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学科知识划分为独立的章节和主题,学生很少有机会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新课改要求学生跨学科思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中职历史教学往往缺乏创新项目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教师应该设计更多的项目,鼓励学生跨学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职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一)明确课程定位,深挖教材内涵
中职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深入研究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打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直观的了解。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优势,明确课程定位,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深挖教材内容,加强学科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价值理念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中职历史教材中蕴含着大量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好素材,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还有助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所以,教师要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深挖教材内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渗透历史思想,使历史课堂焕发生机。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光荣并存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懈抗争的历史。在中职历史教材中近现代史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是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角度,为学生解读教材内容,让学生感受在侵华战争中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体会仁人志士在民主道路上的探索、领悟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崇高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深历史生对富强、民主的认知。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农业、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很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教师还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这方面的素材,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爱国、敬业等价值理念有全新的把握。
(二)创新实践活动,凸显中职特色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历史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上,虽然有助于历史成绩的提高,但却忽略了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所阻碍。为此,教师要转变固有思想,把教学关注点从知识转向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根据教学需要适时、适当地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自主体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提中职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凸显中职教育特色。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推荐优质的历史读物,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总是以平实的语言讲述历史事实,教学过程显得过于单调,缺少激情。为了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唱红歌、讲红色故事、看红色电影等活动,用激情澎湃的音乐旋律和动人的故事情节,触动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作为华夏儿女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地植根于学生心中。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去,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深入到历史博物馆、抗战遗址、名人故居等场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的感染。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家乡发展史馆,借助家乡历史,让学生感受党领导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加强师德建设,展现人格魅力
在以生为本的历史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自己在教学中的言行,为学生传递正能量,提升师生互动效果。在面对班级学生时,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因学生的家境、学习成绩等对学生区别对待,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播民主、平等、公正、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言行一致,答应学生的事情必须要做到,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必须先遵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示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影响学生,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增强自己的教书育人意识,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政治高度、情感水平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找准渗透时机,做到不露痕迹,达到润物于无声的教学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中职历史教学,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以此助力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燕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历史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7).
[2]王晓.中职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J].知识文库.2021,(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