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陶漫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陶漫莉,.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 哲学研究进展,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203.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展开对高校政治教育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问题,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立场、价值判断和理论观点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目的。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和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和授课模式加以改善和创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指导性地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高校;思想政治
DOI:10.12721/ccn.2022.157203
基金资助: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广大民众越来越认可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家和社会要想得到更好发展和进步其最为直接的力量就是来自于高素质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应当兼顾到科学文化的教育和政治文化素养教育,这是新时代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很多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都能起到指导性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代到来之际对高校学子进行培养对于时代的发展来讲具有着重要意义,而高校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各个高校在科学知识文化的培养上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也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影响下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具复杂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化发展,也正是受到这种现状的影响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停滞不前,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每一个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当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

早在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重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带领下,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和人士都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工作作出贡献。社会各界纷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给与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不断对内容进行更新,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更是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整治工作教育的指导提供了推动力量。由此以来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推动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子本身的复杂性

在信息化潮流的影响下,如今很多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都伴随着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其成长过程的很多阶段都在接受着信息的轰炸。尤其是在中小学时期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教师往往以教学任务为首要任务,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学生在被信息轰炸后其心理上的变化,导致学生在信息轰炸时代无法很好的适应,导致其思考方式变得复杂而多变。如今高校学生以90后和00后为多数,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和国家潮流接轨,接触到了非常多的亚文化,加上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性教育少之又少,导致学生无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很多高校学生的现状为缺乏内心的信仰,在校学习过程中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提升,很少会有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僵化

高校不仅是育人的地方更是教学模式、科研成果、教学理论的前沿阵地,可以说在高校中拥有着全社会中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学生十分认可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因为高校是高等教育基地拥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是理所应当的。在其他课程教育中教育人员往往会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良,学生在这种灵活有趣的教学内容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但是反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却比较束缚,和中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极为相似,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在学习上本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内容相对严谨,这时教师如果采用的教学方法僵硬死板,其教学效果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形成教师在前讲课而学生无心听课的局面。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教条

学生在义务教学和高中教学时期其三观的形成还处于多元化价值取向阶段,但是网络上主要的价值观念是非常尊重差异性的,这种差别所造成的现象是高校学子虽然相比较其他文化程度的人会具有更高的道德观念水平,但是所具备的道德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实施和使用。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时都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由此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生活之间出现脱节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契合点。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措施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现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关注高校学子心理健康问题

只有保证高校学子拥有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够顺利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改革。

随着人们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患有抑郁症的人群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开始对抑郁症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患有抑郁症人群的占比来看大学生的占比非常大。由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今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导致高校学生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心理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第一步就可以将关注高校学子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第一步,这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中基础的一步,更是关键性的一步。

(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的浪潮,紧握发展的脉搏,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在信息化的发展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用在线上进行模拟测评,模拟场景、师生翻转,创客空间等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授课方式,用形式吸引学生,再用内容教育学生。实践教学、调查调研等教学模式也广受高校学子的好评,学生可以在亲身经历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代人生活,代入实践,将负面印象转化为正面、积极的印象,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发展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各界都尤为重视的工作,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与了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开始对其教学模式和内容展开了不断创新。在教育一线工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配合该工作的展开,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进行积极学习。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工作要想得到进一步提高还需要社会多方努力和配合以及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婧然.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读天下:综合, 2020.

[2] 钱仕英, 蒋勇.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探究[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 30(4):5.

[3] 王天佐.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19):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