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研究现状
张芳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芳芳,. 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研究现状[J]. 中国儿科杂志,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8.
摘要:
儿童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胰岛素依赖型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是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的损害及功能障碍。当今,儿童糖尿病的患儿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因此,做好糖尿病患儿的疾病护理及心理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使患儿尽早接受及融入到糖尿病的健康管理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的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儿童糖尿病;护理;综述
DOI:10.12721/ccn.2022.157068
基金资助:

背景:儿童糖尿病是儿童内分泌疾病的常见疾病,但在社会上认知程度不高,一直未能引起重视,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正在成为危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疾病[1],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1 儿童糖尿病的疾病护理研究现状

1.1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在儿童糖尿病的护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血糖监测时机:每日8次血糖监测,分别为: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3:00。

在血糖监测过程中应注意,采血笔或采血针的应用及血糖仪的使用。采血针为一次性医疗耗材,采血笔应定期消毒,不可与别人混用,避免血渍污染,从而合并交叉感染。血糖仪定期校准与维护,血糖试纸干燥密封,型号应与血糖仪相匹配。

由于患儿的血糖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引测在采血过程中应严格酒精消毒,末梢采血,必要时没2—3个月静脉采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为病情控制做好评判与指导。

1.2胰岛素应用

   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I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因此在单纯的饮食控制无法降低血糖时,胰岛素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用胰岛素时,大于3岁患儿采用3+1治疗方法,即:3次餐前速效(门冬胰岛素)+1次睡前长效(地特胰岛素);小于3岁患儿采用预混胰岛素。

应用胰岛素时,胰岛素的保存得当对于胰岛素的效用至关重要。

未开启的胰岛素宜2—8度冷藏,正在使用中的胰岛素常温保存。

同样,胰岛素注射方法与部位的合理选择对于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也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注射方法通常采用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注射部位选择:上肢,双侧三角肌下缘1—2厘米处;腹部,采用钟面法或M法;臀部;下肢,双侧大腿外侧中上1/3处。

胰岛素笔注射注意事项:每次注射前选择部位,避免在有皮肤硬结、瘢痕、红肿处注射;严格酒精消毒,消毒面积要大,直径宜大于5厘米;捏皮    儿童糖尿病患者大多比较瘦,皮下脂肪薄,故宜捏皮注射,进针角度可根据患儿自身情况45度或90 度进针,但不可过深或过浅,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要每次轮换,切不可在同一个部位重复注射,避免硬结、皮下脂肪增生。

1.3  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1.3.1酮症酸中毒

立即就医,禁食不禁饮,小剂量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补液纠酸。

1.3.2 低血糖

若糖尿病患儿出现烦躁、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肢端细颤、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测量末梢血糖,提示有低血糖的发生,此时应立即给与单糖、果汁、葡萄糖水等可快速使血糖复升的食物以促进血糖回升, 15分钟后复测血糖,以免延误病情。

2 儿童糖尿病的心理护理研究现状

2.1糖尿病健康护理

做好健康教育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发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并发酮症酸中毒及已确定为糖尿病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疗,以免延误病情。

2.1.1生活方面

在生活方面,生活要规律,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2]。饮食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好饮食,每日至少保证三餐,早、中、晚餐热量分别按1/3、1/3、1/3或1/5、2/5、2/5的比例分配,同时要做到定时、定量,食物应多元化,每餐荤素搭配,餐餐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食物色泽鲜艳,勾起患儿吃的欲望以及烹调方式采用蒸、煮、炖、焖、烩、凉拌的烹调方法,避免油炸食物的摄入。

2.1.2 运动

运动不间断,持之以恒。选择患儿自己喜欢且适合当前身体状况,并且可以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如:跳绳、打球、游泳、跳舞等。建议餐后运动宜在应用胰岛素1—2小时后进行,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时长建议30—60分钟或以自身体感舒适为宜。

2.1.3 监测

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3]

2.1.4 皮肤保护

保持皮肤清洁,着宽松棉质衣物,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以及避免穿过紧的袜子和硬底鞋,以免发生足部溃疡进而发展成坏疽。

2.2儿童糖尿病健康教育

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中,重点是要做好健康教育,其中重中之重又是糖尿病患儿的心理护理[4]

2.2.1发病初期

告知糖尿病患儿及家长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且明确表示糖尿病不是传染病。让患儿及家长了解糖尿病,并与糖尿病做朋友。

2.2.2 家庭参与对糖尿病患儿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让患儿深刻感受到来自于家庭成员的关爱,而不是因为得了糖尿病,变成了家庭的负担,从而变得敏感、焦虑、孤独、不合群。

2.2.3 培养糖尿病患儿自信、自律的生活态度,让糖尿病患儿健康、乐观、阳光,积极向上。

2.2.4 做好糖尿病患儿的心理疏导,鼓励患儿及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避免颓废心理产生。

3结局及展望

儿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生性疾病,让患儿及家长了解糖尿病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应用及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自信与自律的培养及心理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又存在非常大的意义,因此,做好儿童糖尿病的疾病护理及心理护理,对于提高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堂,孙立波.儿童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0).

[2]丁玲.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2):87-88.

[3]黄永梅、林淑玲、苏东泉.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5):119-120.

[4]柴明珍.心理护理在3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8):178-1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