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塑造青年,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表现出独特的政治素养和人格魅力,是新时代青年中的典范。
1.高度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引领下,集中体现青年所特有的马克思主义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
第一,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辨明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在经济全球化、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浪潮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动摇,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解决现实问题,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也是指引一个人行动的指南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觉悟,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升华到个人的精神层面,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实践,不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心。
第三,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必备的素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但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发展。
第四,具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事业都是建立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基础之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坚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理想信念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途,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革命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理想信念、不断进行接力奋斗才能实现的。
2.突出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有立足于客观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奋斗在实践的第一线中,通过实践获得对事物的准确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处于时代快速发展的洪流中,知识和信息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令人猝不及防,只有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结合时代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运用,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社会中,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人生的宏伟目标。实践的发展离不开认识的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树立实践的观点,突出自己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3.高尚的人格魅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真理的道路上展现出独特的高尚情操,对后来者们产生了重要影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知识分子,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在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身养性,“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不仅如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要紧密联系群众,建立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观念,培养自身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弘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所具有的高尚品德。
4.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着世界,也对当代青年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无数热血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奋勇前行,历经坎坷之后找到了解放中国的出路,建立了属于人民的新中国。无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大步向前,勇于肩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以青春之我勾勒出一幅幅壮美画卷,将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殷切嘱咐道:“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青年一代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使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四个自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去感悟时代、解读时代、发展时代,推动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向前发展,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恰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之交,拥有无限的潜能和机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意气风发,以昂扬的姿态去迎接挑战,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做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力拼搏。
[1]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81.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3.
[4]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