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该疾病的死亡率较高,危害患者的健康[1]。慢性肾脏病分为1到5期,其中,3期进展十分重要,若不能及时地治疗,会导致病情恶化,最终演变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目前,临床上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会产生较高的治疗费用,透析或肾移植会对患者的身心带来较大的损伤,高额的医疗费用,会使患者及其家属面对较大的压力,对此,延缓疾病的进程,确保残余肾功能,对于患者的意义重大[2],主要表现为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主要使用中医特色护理,对于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护理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相同。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6岁到70岁,平均年龄是(53.25±10.68)岁,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是12:13;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6岁到71岁,平均年龄是(52.98±11.78)岁,男性和女性患者的人数比是13:12。
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依据,即肾脏损害大于3个月,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中医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寒冷等。
排除已经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肿瘤、感染的患者,排除临床上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患者均不处于妊娠期,精神状况正常,和医护人员沟通较好。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即使用低盐低脂的优质蛋白食物,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钙磷代谢进行调节,纠正脂质紊乱情况,缓解贫血症状,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降低尿酸。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中医特色护理,主要方式有:①中药熏洗,即选取白鲜皮、红花、麻黄、防风等药物,使用清水煎制,将煎制好的药物放在浴缸之中,患者在浴缸中浸泡熏洗30分钟左右,感觉轻微出汗后停止。每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20天。②中药涂抹,即将重要磨成粉状,和麻油、蜂蜜等物质融合后,调制成药物,均匀的涂抹在患者的腹部,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③中药离子导入护理,将一种药物或复方药物通过直流电传入患者的皮肤或黏膜中,缓解临床症状。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能缓解药物服用过程中对胃肠道和肝脏功能的损伤。④中药灌肠,使用中药汤剂,对患者给予高位保留灌肠,减少患者血液中肌酐的含量,起到活血益气、消毒利尿的作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效果显著、效果一般和没有效果,其中效果显著表现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效果一般表现临床症状改善,证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50%,没有效果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方法
数据在SPSS22.0中录入,计数资料为%的方式,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为(x±s)的方式,做出t检验。采取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如果符合,则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是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是7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即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得效果对比(n,%)
3讨论
在中医中,慢性肾脏病可以归属于肾劳、肾风等疾病范畴。慢性肾脏病在不同的阶段,临床上表现的症状不同,中医各家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传统的中医认为,淤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慢性肾脏病本虚标实,同时伴有气虚、血虚等情况。这些情况,长时间会导致脾的运化和升清,从而出现肾脏分清泌浊的能力下降[4]。在西医治疗的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压力和经济负担。我国中医博大精深,通过临床上的中医护理方式,即通过中药灌肠、涂抹中药、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等方式,能缓解肝脏负担,尽量保留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本次调研中,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发现使用中医护理的患者,其治疗的效果要好于单纯地进行西医治疗的患者。说明中医护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且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为临床的诊疗提供重要的价值,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万静芳,唐雪莲,卢晓梅,等.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KD3-4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1):970.
[2]李青,赵静,陈继红,等.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法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18(12):1099.
[3]向雨欣,刘小芳,杨庆,等.叶传蕙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运用活血化瘀药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8):9.
[4]郭建红,孙伟.孙伟应用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