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陈雨薇 王嘉琪 张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雨薇 王嘉琪 张琛,.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工程与技术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1.
摘要: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造价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对成本进行静态预算与控制,忽视了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各项成本的动态管理。当下,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将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与造价管理中。其中,BIM技术具有模拟性、可视化等优势,应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优化成本结构,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
DOI:10.12721/ccn.2025.157001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但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效率低、信息不够透明等。而BIM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措施,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此背景下,文章将着重分析基于BIM技术的造价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建议和实际效果。

1 BIM技术概述

BIM是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建造、管理全周期的数据化工具。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BIM技术逐渐在我国掀起了行业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浪潮。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参数化、协调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优点,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的技术,可对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表达。作为现代建筑业信息化的核心工具,BIM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整合了各个阶段的相关信息,促进了各方在同一模型上的协同工作,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2 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

2.1招投标前期

在设计和招投标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招投标质量。通过BIM技术,设计团队能在三维环境中高效地进行设计工作,同时确保设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种三维模型不仅使设计更加直观,还能自动检测潜在的冲突和问题,如结构元素之间的空间冲突,从而在实际施工前就进行调整,避免成本高昂的返工。举例来说,使用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建筑的能源效率进行分析,预测建筑的能耗,从而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可持续建筑的要求。这种分析和优化过程,如果在没有BIM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不仅耗时长,而且难以达到同样的准确度。在招投标过程中,BIM模型为投标方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项目视图,包括项目的范围、具体要求以及预期成果。这使得投标方能够基于相同和准确的信息准备他们的投标文件,从而提高招投标的质量和公平性。同时,招标方能够更加容易地评估不同投标方提出的方案和报价,因为所有的投标都是基于相同的BIM模型和数据进行的。此外,BIM还支持成本估算的自动化,使得投标方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项目成本,降低投标错误的风险,提高招投标过程的效率。

2.2施工方案模拟与确定

传统的施工方案制定方式更多地依赖于工程人员的经验,缺乏系统分析与科学预测,可能导致资源浪费与超支等问题,影响造价管理效果。建筑企业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三维建筑模型,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仿真模拟,为科学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具体来说,建筑企业应在BIM平台上模拟不同施工方案,观察不同施工顺序、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及材料运输路径等对造价的影响,深入剖析施工过程中造价超预算的环节并予以优化。此外,BIM技术强大的模拟功能支持建筑企业从工期、安全、质量等方面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模拟,从而科学评价各方案的优劣,并筛选出最佳施工方案,降低造价管理风险。

2.3数据标准化与系统集成方面

BIM技术的应用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管理,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这给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不同项目或不同企业间,BIM系统的格式、编码标准和数据接口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困难。尤其是在大型复杂项目中,多个参与方使用不同的软件和平台,数据不兼容的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了BIM技术的协同效率和造价控制效果。为应对这一问题,行业需要加快制订和推广BIM技术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平台和软件间的互操作性。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通过实践探索适合自身业务的BIM数据管理流程,推动项目各方在统一标准下开展协作,降低数据不统一带来的成本和管理风险。

2.4 BIM技术应用的技术门槛与人才支持挑战及应对策略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数字化转型时,BIM技术的使用无疑是重要的里程碑。不过,这一技术的深入应用同样面临着较高的技术壁垒和人才、知识等方面的挑战。这是由于BIM技术存在一定复杂性,它要求使用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工程和建筑学科等具体知识,对现有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加强BIM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极为关键,这不仅包括基本理论上的普及,还要涵盖高级的数据应用能力,如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协同能力和建模能力等。此外,构建BIM技术的实践平台,还要通过具体的项目实例开展演练,以此提高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能力,破解人才短缺问题。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和学习,以保障BIM技术的持续发展。

2.5经营绩效分析与策略调整

通过深入剖析项目经营绩效,建筑企业可以准确掌握项目盈利情况及成本控制情况,为造价管理策略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与实时盈亏分析不同,经营绩效分析更关注项目的长期效益,旨在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预测项目效益的趋势,揭示项目的经营特点及潜在的问题。建筑企业可以利用BIM技术深入剖析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资源配置等影响经营绩效的内外因素,科学调整经营策略。例如,针对成本较高的施工环节,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优化施工工艺、调整材料采购策略来降低成本。

2.6竣工完成后期

在竣工验收阶段,BIM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简化验收程序,并提升项目交付的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BIM模型作为一个全面记录了建筑项目所有细节的数字资产,能为验收提供一个详尽的参考。通过BIM,验收团队可以轻松验证建筑物的实际状态是否与设计和合同文件相符,包括结构、材料、系统功能等各个方面。这不仅减少传统验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档不一致问题,也缩短了验收所需的时间。此外,BIM技术支持的三维可视化工具和详细的信息记录功能,使得发现的问题可以迅速准确地定位和描述。对于在交付后阶段处理缺陷和维护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记录,确保问题可以高效解决。同时,由于BIM模型包含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信息,如材料的性能参数和设备的维护手册,这些信息的整合为建筑物的后续使用和管理提供宝贵的资源,简化了运营维护阶段的信息管理工作。BIM技术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通过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不仅简化验收程序,提高了效率,也为业主和运营团队交付一个高质量、易于管理和维护的建筑项目。这种做法标志着建筑项目管理方法的一大进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和长期价值的实现。

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的造价管理能够确保工程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要重视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如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与优化,提升造价管理水平,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静,王文珊.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3(8):131-133.

[2]吴波.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2(9):13-15.

[3]丁雨泽.BIM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24(1):148-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